• 4

請問鏡頭對於全幅與片幅適用性的問題?

hide7141 wrote:
各位大大看到標題可能會不太懂我想問的是什麼....

迷思大概是這樣~~

小弟對於全幅與片幅的差異知道的大概就是焦距的換算問題~~

當然全幅與片幅的效能差異就不用說,論壇中有許多文章已討論到爛掉了,像常看到許多大大在版上的鏡頭開箱文,當然鏡頭上有許多型號與編號....

接著可能就有勸敗魔人勸說往紅圈圈邁進之類的勸導文~XD

只是說看了許多討論串,其實也有一個問題在心中揮之不去~~不知

比如說,SIGMA 30mm F1.4 EX DC HSM ,其中DC的部份是指適用於片幅,如果像是Sigma 85mm F1.4 EX DG HSM 的DG是指可適用於全幅~~

那30mm f1.4也可適用於全幅嗎??? 還是只能用在片幅上???

如果都只能適用於各自的幅度機身上,那不就會變成片幅只能屈就於焦距的換算上來購買鏡頭....這樣似乎有點不太符合邏輯.....這也是我的迷思所在~~無奈

比如說,像Tokina 系列的鏡頭,在拍賣上的標頭,例如:Tokina AT-X 116 PRO DX 11-16 F2.8 立福 For Canon/7D/550D/50D/500D,就沒有標明5D2,那這個是說只適用於片幅機上嗎????

雖然說很多人有提過,如果有了5D2,需要拍風景可以使用16-35那顆、拍人像可以用24L之類的建議~~

雖然說像T116的焦段如果裝在5D2上就變成嚇死人的廣度.....

只是說,小弟想解惑的是鏡頭是否有分【只適用於全幅或片幅的機身】嗎???

還是說其實沒什麼限制????

如果要說有限制的話,必須看鏡頭的接環、型號....等之類的分別呢????

可能小弟的觀念並沒有很建全、完整,還請版上各位大大指導、解惑一下~~感激不盡~~~

鏡頭的設計是以「視角」為標準設計,而不是很多人以為的「焦距」
例如Tamron SP AF28-75mm F/2.8 XR Di LD Aspherical [IF] MACRO,Di表示是針對35mm片幅設計的數位適用鏡,視角是75度至32度
Tamron SP28-75規格表

在35mm片幅時47度接近單眼看觀景窗的視角,50mm鏡頭視角47度所以被稱為標準鏡頭,28-75mm在28mm視角75度,75mm視角32度,所以視標準變焦鏡頭

而不同片幅之間其實是「等比放大或縮小」的關係,這點如果花點功夫到相機製造商或獨立鏡頭廠的官網都可以找到相關介紹,例如Tamron官網對DiⅡ的說明

例如Tamron 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Di II為APS-C專用鏡,視角78度45分至31度11分(與SP28-75相近)SP17-50規格表,所以SP17-50是APS-C片幅的標準鏡頭

若將EF17-40f4L或Tamron SP17-35f2.8-4Di用於APS-C機身,也可以權充標準變焦使用,但也因此望遠端會比較短,方便性較差
也有人買鏡頭只買35mm鏡頭不買APS-C專用鏡,以「預留」未來「升級35mm DSLR」後仍然可以用,但等換35mm機身後使用習慣就會變成與現在不同,也會仍然有必要添購鏡頭,加上現在各廠的35mm鏡頭群有不少仍然是底片鏡頭設計,底片鏡頭在數位機身上兩者搭配起來無法獲得最佳畫質,所以廠商雖然一面宣傳鏡頭群總數有多少顆「之多」,但其實也是一邊在改款,例如Nikon 24f1.4,35f1.4,50f1.4,85f1.4,14-24,16-35VR,24-70,70-200VRII 都是這樣改款過的鏡頭,許多人不會思考有這層關係存在,看到新款出來就覺得「畫質大幅提昇」,因此就賣就換新「升級新鏡」,這樣講起來不管你是用35mm片幅還是APS-C片幅,鏡頭大多都一樣要另外再買.....

Nikon與Sony雖然可以在35mm機身上使用APS-C專用鏡,會自動降低畫素進入APS裁切模式(畢竟這樣鏡頭才能維持設計的視角使用),這樣一來不能使用機身得最高畫素,二來雖然拍出來沒有成像圈(因為轉換到裁切模式了),但觀景窗內還是會看到成像圈,個人是覺得這樣使用其實並不爽快,所以像Canon就故意設計成EF-S鏡頭無法安裝在35mm DSLR上。

其實會想要「一魚多吃」或許跟中國人的傳統節儉觀念有點關係,但這樣就無法獲得最佳畫質,真要省其實也可持續用APS機身不要換35mm機身,真要換35mm機身的話,原本APS系統清掉重買適合的35mm鏡頭還是比較好的選擇。至於不同片幅換算成35mm等校焦距,是因為視角不好記憶,一般習慣以焦距來表達其視角,加上35mm底片是底片時代的主流規格,為了方便理解或記憶所以換算等校焦長,若用APS系統則35mm為標準鏡,你也可以記憶20mm為廣角,35mm為標準,50mm為望遠,並沒有非要換算等校焦長不可的問題。

APS-C鏡頭設計就是以APS-C尺寸為「設計區域」,超出APS-C區域的部份縱使有影像也已經不在設計修正的範圍內,Tokina 11-16的等校焦長是16.5~24(以x1.5計算),Canon有EF16-35LII,Nikon有AF-S16-35f4VR,都是超廣角變焦。真正要數字看起來像11-16那麼廣的只有Sigma12-24,T11-16並不是35mm鏡頭,去用「設計區域」以外的區域,個人不覺得這有什麼好高興之處。所以Tokina現在也推新的Tokina AT-X 16-28mm f/2.8 Pro FX,就是新設計的35mm超廣角變焦,定位跟11-16DX是相同的。

觀念,限制跟狀況就是以上所述,各廠的不同片幅對應標示也有其他網友整理過,只有Tokina對FX的標示其實還不完全,100macro及80-400都是35mm鏡頭,但尚未加上FX這個名稱。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