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教大大們Tokina 11-16 F2.8 VS Canon 10-22 F3.5-4.5

之前去歐洲蜜月
也是在這兩支鏡頭間掙扎
最後還是入手10-22
原因是因為
1.輕
2.焦段好

最後帶出國的配備是400D+10-22+50F1.8+135L
一機三鏡只有1.7公斤
其中10-22是主力
22端已經可以涵蓋相當大比例生活所需
也比較不用管變形的問題
就如同很多前輩一機一鏡會用24L一樣
這是T116沒辦法做到的
Tokina 11-16 F2.8
EF-S Canon 10-22 F3.5~F4.5
這2支我都用過,簡言之~
畫質、 T116> C10-22
焦段方便性 C10-22>T116

看樓主需求是什麼~

Eric19800224 wrote:
Tokina 11-...(恕刪)


這樣好矛盾喔

上面有人說C10-22 畫質逼近L鏡 是沒有L的L鏡
現在又有人說T116的畫質 > C10-22的畫質

依照公式反推這不是成了 T116畫質 > C 的L鏡
所以說非原廠的鏡頭畫質超越原廠的頂級L鏡?

阿~~~~~!!!!!
真的是搞混我們這些新來的了
因為我也正在
T116
C10-22
S10-20
這三顆中掙扎的說

重量分別是 C最輕 T最重
價格剛好相反 C最貴 T最便宜
配件也是C最少
以濾鏡最貴是S 82mm

超掙扎的說~目前550D + S18-250
18端對550D來說真的是不夠用啊阿阿~~~
GKboy wrote:
這樣好矛盾喔上面有人...(恕刪)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

副廠鏡本來就不差!(TAMRON除外)
如果有原廠情結就選原廠鏡!
若要售後服務就選SIGMA。
GKboy wrote:
樣好矛盾喔
上面有人說C10-22 畫質逼近L鏡 是沒有L的L鏡
現在又有人說T116的畫質 > C10-22的畫質
依照公式反推這不是成了 T116畫質 > C 的L鏡
所以說非原廠的鏡頭畫質超越原廠的頂級L鏡? ...(恕刪)


我這幾天也找了許多這兩顆鏡頭的評比,歸納一下也許能解釋這個現象:
c10-22的變形控制上非常棒,超越17-40 F4L與16-35 F2.8L在全幅機上的表現。
(也就是拿c10-22+APS-C相機與17-40 F4L/16-35 F2.8L + FF相機來比較)
但是在畫質上並沒有到達L的水準,下面的網站有比較圖,

http://www.the-digital-picture.com/Reviews/Tokina-11-16mm-f-2.8-AT-X-Pro-DX-Lens-Review.aspx

看過之後覺得畫質不但不可能有L的水準,真的還比同光圈值的T116差。

T116在F2.8實其實畫質也不太好,不過至少他可以開到這麼大,
相較於sigma的鏡頭,T116畫質好大多了!
看了各位大大的經驗談之後
真的越來越頭大了...
小弟也在肖想廣角鏡....
但看了這麼多,還真不知該買那一顆.....

wshboy wrote:
看了各位大大的經驗談...(恕刪)


不用太在意別人說低~~
你看自己想廣一點的~還是要光圈大一點的~~
降就很容易分出要那隻~~
因為我自己需要室內大光圈~自己就選到T116~~

wshboy wrote:
看了各位大大的經驗談...(恕刪)


選鏡頭看自己的需求


T116 焦段小 恆定光圈 畫質好一點是必然的


C10-22 最主要是焦段廣 輕巧 畫質也不錯



C10-22 對我來說已經很足夠
Canon 5D3, Honda civic8, http://blog.xuite.net/luckyjacky/wretch
其實這兩支鏡頭的成像都有一定的品質

一支較廣 焦段較長
另外一支 光圈較大

最後我的選擇還是 C10-22

原因有幾點
1. 避免換鏡 T116 焦段真的太短 會換到瘋掉 前面差一 我覺得還好 後面差六 我覺得方便度差很多
2. 在室內的話 16端下去照 還是覺得有點廣耶 而且 F2.8 也不見得夠用 還是要定焦鏡才夠力
3. 出勤的頻率 依樓主的狀況 17-55 可不輕阿 如果再加上T116的重量
可能一兩個月後 該鏡的出勤率會大幅下降 但是 C10-22 的重量 這時就很討喜了

這是小弟的想法啦 如果不怕重的 不在此列
T116焦段短, 卻也沒那麼難用, 入手半年的期間都拿來當鏡頭蓋
要不是口袋不深, 不然我絕對會拿它跟新入手的24-105做搭配
如果是適合自己的焦段, 請不要用焦段太短來做為判斷
如果順便當旅拍鏡, 它也沒想像中難用
提供幾張拙劣作品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