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Canon 全景深與散景的疑思??

Cudacke wrote:
所以說你為什麼不懂還要多講下面這句?


unavailable wrote:
同一張照片上的景深是固定的 (拍攝的時候就決定了)
你放大幾千倍景深還是不會變得..



抱歉我也不想吵架,大家純討論就好
光是這點我的認知,覺得unavailable兄沒錯阿

拍攝的時候,片幅、光圈、距離、焦段等就決定了景深,照片放大只是粒子變粗
景深公式應該沒有說到你同一底片拍出來的照片,放大到10吋或是5吋景深有所不同
unavailable wrote:
我不知道你的光學博士是哪一位...
但我想你應該是搞錯 景深(depth of field)的定義了...
這邊有定義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pth_of_field

Hermes兄說的並沒有錯,是您沒把DOF公式裡很重要的CoC給搞清楚

unavailable wrote:
另外 http://www.dofmaster.com/dofjs.html
景深計算機 拜託自己去算算看吧 (別忘了同焦段 APS距離物體的距離要乘以1.6)

如果你的放大倍率影響景深成立的話
那1000萬畫素的d200 景深會比600萬畫速的d50淺囉?

這段說的沒錯,也沒人說錯,是你沒搞清楚別人說你的錯誤在哪


unavailable wrote:
http://www.dofmaster.com/dofjs.html
景深計算機 拜託自己去算算看吧 (別忘了同焦段 APS距離物體的距離要乘以1.6)

剛剛算過 FF上面的50/1.4
比APS上得 50/1.0還淺!

上面這段對

錯的是下面這句
unavailable wrote:
同一張照片上的景深是固定的 (拍攝的時候就決定了)
你放大幾千倍景深還是不會變得...


這我很瞭解,因為我以前也犯同樣錯誤,是吧?Cudacke兄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thunderbird wrote:
抱歉我也不想吵架,大...(恕刪)


那你應該先研究一下景深公式的定義,
然後你會發現是景深公式是先定義在照片都放大到一個相同的尺寸相同觀賞距離的基礎下.
所以如果你想要比較,

"放大到10吋或是5吋景深有所不同"

那請先搞清楚景深公式的定義,
然後重新計算一遍.
thunderbird wrote:
抱歉我也不想吵架,大家純討論就好
光是這點我的認知,覺得unavailable兄沒錯阿

拍攝的時候,片幅、光圈、距離、焦段等就決定了景深,照片放大只是粒子變粗
景深公式應該沒有說到你同一底片拍出來的照片,放大到10吋或是5吋景深有所不同


去看看CoC的定義,為什麼是d/1730?
就底片上來說,放大照片,就是改變CoC
改變CoC當然改變景深
(以上前提在不逾越底片解析度及鏡頭解析度的情況下,一般來說景深討論都要在這個前提下)

數位相機大抵上也是如此,只是在某方面來說複雜了些,因為數位影像的操作問題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ok
是我的錯

如果有得罪hermes大
小弟說聲抱歉

不過同構圖同鏡頭下
FF 比 APS淺沒錯吧? (其實我從頭到尾都在說這件事)
Cudacke wrote:
那你應該先研究一下景...(恕刪)


那你應該先研究一下景深公式的定義,
然後你會發現是景深公式是先定義在照片都放大到一個相同的尺寸相同觀賞距離的基礎下.
所以如果你想要比較,
------->完全同意

"放大到10吋或是5吋景深有所不同"

那請先搞清楚景深公式的定義,
然後重新計算一遍.
---->我瞭解的景深公式中的定義,是不同片幅底片洗出來的照片,放到相同的尺寸與觀賞距離大家來比較
所以coc也隱含固定放大率
我現在知道你與馬克蘇的要表達意思,是指強調照片以完全景深定義方式
照片放大,距離不變,景深會變

我講放大到10吋或是5吋景深不變
是如同前面講的同定義下"放大到一個相同的尺寸相同觀賞距離的基礎"
照片放大,觀看距離也可以改變阿,所以景深與定義也不會變
這是比較不嚴謹方式,沒講距離改變
但是照片放大,距離不變,當然這就是改變了定義中的距離,景深會變,公式也會改變,就改變定義
不改變定義條件下,景深不便,就改變觀看的距離
我認知跟你都一樣,說法略不同
thunderbird wrote:
那你應該先研究一下景...(恕刪)


不不不,
你講的是以下這段,

thunderbird wrote:
拍攝的時候,片幅、光圈、距離、焦段等就決定了景深,照片放大只是粒子變粗
景深公式應該沒有說到你同一底片拍出來的照片,放大到10吋或是5吋景深有所不同


是你之前沒搞清楚景深公式的定義,
所以才不懂,
照片放像的大小不同景深會改變,
同觀賞距離當然改變也會改變景深,
但是既然是在討論其中一項目,
就不要又把另一項扯出來,
沒把控制變因與操作變因講清楚就說其中一個變因不影響,
本來就是不正確的,
你如果是一開始就搞清楚,
就應該講,

拍攝的時候,片幅、"放相照片大小、觀賞距離"、光圈、距離、焦段等就決定了景深,
景深公式裡面沒有說到同一底片拍出來的照片,
放大到10吋或是5吋景深有所不同,
是因為根據景深的定義, 那個公式已經假設放項大小跟觀賞距離為一個固定的控制變因,
當要把這兩項其中一項當操作變因來看影響的時候,
你如果懂景深的定義,
自然會對其他的變因做適當的控制,
其實根本就不會做出如下的回應.

thunderbird wrote:
拍攝的時候,片幅、光圈、距離、焦段等就決定了景深,照片放大只是粒子變粗
景深公式應該沒有說到你同一底片拍出來的照片,放大到10吋或是5吋景深有所不同
Blog: http://www.dplab.org/ DPLab Forum: http://www.dplab.org/deesBB/
大家好像愈說愈複雜,
其實不用那麼複雜的。
大家都知知道景深和焦距、光圈、物距有關。
(注意並未包括底片或感光元大小喔!)

所以拿同一隻鏡頭以相同的光圈分別裝在 FF,APS,4/3,
站在同一地點拍出的相片景深是一樣的。

但別忘了這時FF若拍人像全身,則APS可能只有半身,而4/3可能就是大頭照了。

要比較不同系統的景深常要以相同的構圖,所以上例中,以相同的鏡頭光圈要拍相同
的構圖,則APS相機要離物比FF遠,而4/3要離物比APS更遠,
因離物遠的相機其景深就比較深,所以更嚴謹的說是:

用相同的光圈、焦距要拍相同的構圖圖片時,FF景深最淺而4/3景深最深。

pdfpdf wrote:
大家好像愈說愈複雜,
其實不用那麼複雜的。
大家都知知道景深和焦距、光圈、物距有關。
(注意並未包括底片或感光元大小喔!)

所以拿同一隻鏡頭以相同的光圈分別裝在 FF,APS,4/3,
站在同一地點拍出的相片景深是一樣的。

但別忘了這時FF若拍人像全身,則APS可能只有半身,而4/3可能就是大頭照了。

要比較不同系統的景深常要以相同的構圖,所以上例中,以相同的鏡頭光圈要拍相同
的構圖,則APS相機要離物比FF遠,而4/3要離物比APS更遠,
因離物遠的相機其景深就比較深,所以更嚴謹的說是:

用相同的光圈、焦距要拍相同的構圖圖片時,FF景深最淺而4/3景深最深。


其實應該是越說越清楚,
光圈,焦距相同之下,
會影響景深的因素還有片幅跟物距,
pdfpdf兄說的是一個比較嚴謹的結論,
只是一般人習慣了簡化的說法之後,
會認為那樣子的說法就是全部,
大家討論一下增加對於景深的認識也是不錯的.
敗家怪醫及馬克蘇大大果然有前輩的風範,說明簡潔又清析。

To: unavailable、Cudacke及thunderbird,小弟自覺還有很多地方要學習,我想大家一起學習,互相磋砌,不必傷和氣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