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定有更熟悉carbon特性的版友出來接力
其實 剛剛有大大提到 一方面是加工的問題
carbon是一張張炭纖布靠人工去堆疊粘
但是金屬可以加熱到有流動性然後靠模具自動化加工
另一方面 以機殼這麼薄來講
炭纖加工後可能不夠厚 會軟趴趴
最重要一點
從腳踏車車架所得知的
炭纖很怕單點撞擊 還有彎折
像機殼很多地方都是直角彎曲
這對炭纖來講可能是強度上的大弱點
如果不太懂 就拿張A4紙來做實驗
捲成圓型筒狀 去按壓任一點
會發現不容易有破壞
但是如果是單單稍彎折成直角
按下去就整個凹了
大概是這種感覺
而且說真的 重量可能不會差多少
以腳踏車車架來講 不錯的鋁車架 炭纖車架
差距大概500g
按材料使用比例推到像機上可能差不到50g
甚至這數字恐怕還高估了
當然還有一點是個人看法
工業上用CARBON的用意 除了可以輕量還有什麼用途??
個人認為是要它的彈性
機殼需要嗎?? 似乎看不出來呢!!
以上一點不專業的看法
附帶一下
個人覺得 中高階機種的重量
差異性可能來自於相關零件的加總 或差異
例如 防水防低塵 需要額外的迫緊材料
要可以高速連拍 防光鏡要硬 強度要高 快門簾幕亦同
還有其他等等的
種種材料材質上的差異 造就重量的差距
單單就機殼來說 個人感覺可能相差不大
lml640707 wrote:
小弟現役400D前陣...(恕刪)
這有什麼難的,只要樓主捧著白花花的銀子去找CANON,他們馬上為你量身訂做一台你夢想中的機器,反正您也沒對價格設限,在這裡苦等CANON出,還不如捧著銀子去找CANON...
canon EOS 7D‧Elinchrom D-Lite 4 it
lml640707 wrote:
我想要一台500g的7D light/800g的1D light應該還算正常...(恕刪)
我們沒有說「不正常」喔!
只是要看產品定位,價錢與強固性往往成正比,而強固性與重量又成正比
這跟「多數用戶」的刻板印象與期待有關
老實說不是您想要,我也想要輕便多對焦點高速連拍的機身
不過事實是,想要多對焦點高速連拍的機器都是定位在高價與高階的機種
這類機種「通常」也會搭配較為強固機身以彰顯其身價與價值
否則就會被用戶詬病這麼貴的機子居然搭配這麼鳥的外殼
我們只是說明會有這種結果是「其來有自」,陳述這些原因而已
這也只是回應樓主標題的問題,樓主與其他大大勿過度解讀
樓上有大大說得不錯,PENTAX的確是這方面的例外,輕量化是PENTAX的訴求
這是因為PENTAX就是要走出自己的特性與風格,要跟CN兩大廠不同
單一廠商不可能根據各種不同用戶需求去推出各種不同產品出來
所以消費者就只有依照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去做選擇
與其期待CN去改變其產品定位與策略,不如跳槽去PENTAX
傾聽台灣的心跳聲:少一點傷痕 多一點的掌聲
少一點戰爭 多一點的單純
也感謝diffusionless,godspeed,cwu等大大的指教
我的想法是
數位機比底片機多了處理器/感光元件/電路板等電子元件
但是底片機多了連拍馬達/捲片機構等機械設備
所以在重量上未必有哪一方絕對佔便宜
但很明顯就以C家而言
數位時代的中高階機身明顯比起底片機時代的中高階機身重了許多
這中間是否有任何改善的空間呢?
而比較極端的想法就是
爲了減輕重量
那我可不可以買一台塑膠殼的7D或1D?
當然前面有大大舉出5D的例子
這就是很好的討論
不過當許多人噴出健身不夠等口水
小弟真的無言了

或許是因為小弟的第一句提到的400D檔次太低

所以DSLR普及後
摸相機沒幾年的也敢亂噴口水的原因吧

不管怎樣
還是希望能夠進行正常的討論
能夠長各方面的知識也是很好的收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