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orldmun2010.blogspot.com/"第19屆「世界模擬聯合國會議」(WorldMUN)。會議明天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開幕,共40餘國,超過200所著名學府的1800位大學生與會。"創立於1992年的WorldMUN 可是模聯一年一度的盛事,這次輪到台大主辦,令人可喜。WorldMUN簡介http://club.ntu.edu.tw/~club20777/NTUMUN/wmun/intro.htm
影像方面,我覺得整體構圖都滿漂亮,如果可以擷取影像下來的話以單張來看,應該很多都會是漂亮的照片。不過使用太多前景預設以及景深的技巧,有時候難免模糊影像主題的焦點。另外,我覺得白平衡(應該是這個?)好像怪怪的,有時候人的臉顏色很鮮豔,整體色調變化緊湊。而劇情方面,作者似乎是想用小孩子的世界去詮釋台灣的文化,所以才用移軸效果吧?!這部分我覺的用的恰到好處。是不是在隱喻台灣的文化是值得好奇和一定要來一窺究竟呢?
我其實很喜歡影片的感覺關於外國人的部分 我當然知道樓主說 這是國際會議但是從邏輯分析來看 台北很多外國人(國際學生?) 跟這是國際會議有啥直接的關聯嗎?舉例反過來看如果你今天要參加一個美國的國際會議 議題可能跟亞洲人有關或是無關但是 你參加這個會議時 裡面撥放的介紹影片 都是唐人街裡的華人或是韓國街 日本街裡面的亞洲人 然後從頭到尾都是亞洲人換成你看 你的感想是啥?你是覺得美國或是這個會議 是跟對亞洲人很親切的國家 或是 你根本不懂影片的目的為何??我相信樓主跟整個製作團隊 是想要介紹台灣(文化)或是台北景色還有跟我們對於國際友人 非常的友善這些我都可以猜到但是如果影片裡面 不是只有外國人 而是外國人在台灣就算語言不通 也能過得很開心(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 還是不能流暢的跟外國人用英語溝通 更不用說 很多國際友人 英語也非母語的情況下)舉例我看到的一些國際學生 在台灣 喜歡吃 台灣料理 但是豬牛羊雞等 不會說 就用畫的老闆看到 也很友善的 一直說 OK OK OK (雖然可能這是他唯一會的 英文)然後老闆 也很努力的 跟他們解釋裡面的東西或是我也看過 台灣的大學生 也是英文不是很好 被外國人問路然後 很努力的搞懂 英文手冊上 的英文 是指的是哪裡 (說真的 常常那個英文音譯 很多人看不懂)然後 很努力的去解釋 要怎麼過去 甚至還親自帶他們過去另外還有更多更多 我在國外遇到的外國人說他們到台灣一些 對台灣人非常友善的印象 都令他們超乎想像像是去墾丁蘭嶼綠島等地 就被當地人 拉進去吃飯 然後雞同鴨講 但是很開心我想要說的是 樓主團隊 做得很棒 (從一個非專業的觀眾角度來看)但是 如果假設自己是外國人來看這個影片 可能會失去焦點如果影片中還是類似的放天燈 但是變成 台灣學生跟外國學生打成一片 可能也很好畢竟影片中的外國人 只是簽簽名 不代表他在這邊跟台灣學生 的互動很好當然啦 只是我個人意見說不定外國友人 跟樓上幾位前被看法一樣都覺得看到外國人簽名 就覺得很友善再來題外話雖然是國際會議 但是 有沒有發現 外國人裡面沒有 亞洲臉孔? 全部都是Caucasian這是代表國際化 還是西方化??大家可以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