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請問小小白的準焦率??

itisorange wrote:
我請你看上面的def...(恕刪)

0.03mm怎麼來的我在上一篇就講過了
事實上的確是底片時代定義出來的, 怎麼定義出來的我也講過了
根據人眼在適當的觀看距離看4x6相片時, 人眼的解像力極限可以分辨到0.1mm的點
而映射到FF或APS底片時就是0.03mm與0.019mm模糊圓

所以你用的景深計算機算出來的數據都有一個充要條件必須先決定:
必須輸出成4x6底片或者圖像解析度是1200x800
這個條件決定以後, 才有資格說你看到的景深就是景深計算器算出來的景深
但是這點都被絕大多數人忽略了, 因為那些人並沒有去深究景深到底是怎麼定義出來的
也因此有很多人會鬧笑話, 以為景深計算器算出來一定可以符合任何情況
"APS景深比FF淺"也可以一戰再戰

會查wiki又怎樣?
重點是你根本有看沒有懂

重點是:
數位時代, 當你用的解析度是1200x800的時候, CoC才會是0.03mm
當你的圖片解析度達5616x3744的時候你還在0.03mm? 發什麼神經啊?
簡單講就是雖然你查了一堆wiki, 結果你還是不懂景深怎麼來的
然後我打那麼多你又不看, 算了, 你不看我又沒損失
現在你自以為對的就好了, 反正哪一天你開竅就會懂"為何不是永遠的0.03mm"
所以呢?
你要算一下以後20億像數相機
的COC到底是多少呢?
景深是多少呢?

你不想算嗎?你不想知道嗎?
你不想算代表你還有救
如果你真的用你的理論去算

挖~~那真的遇到天才了
你可以出書了
但那本書銷路可能不好
因為你算的東西一點意義也沒有

還有
你現在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趕快去註冊WiKi的帳號
你該不會再拿計算機了吧?

我求求你別算了
那不重要啦.....Orz
itisorange wrote:
你不想算嗎?你不想知道嗎?
你不想算代表你還有救
如果你真的用你的理論去算...(恕刪)

講輸了就來這招?

那不是我的理論, 而是景深的基本定義就是如此
如果你的鏡頭夠銳利, 那像素直徑就代表模糊圓大小
越小的像素模糊圓就越小, 能看到遠比0.03mm模糊圓更多的細節差異
定義?
哪來的定義呢?
你算的東西是哪個理論來的啊!!
你真的覺得你算的東西是有意義的嗎?
煩請提供reference

itisorange wrote:
定義?哪來的定義呢?...(恕刪)

還在問我哪來的定義?
原來你從頭到尾都不知道景深的定義, 然後就可以吵了又吵?
難道wiki你都是看假的?

徠卡迷關於模糊圓的文章
這個是很早的文章, 所以沒有提到數位化後的一些改變
但是依然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尤其是結尾三段, 真的要仔細看啊
數位化後因為多了"像素密度"這種東西(以往底片沒有人在算粒子密度, 因為當時不care這個)
所以景深這個詞能搞出來的變化又更多了
好啦~~不用reference

你就算出你以後孫子手上20億像數的
CoC 跟 景深 我就不牽拖你的理論了啦
有誠意的話 我在幫你寫WiKi
itisorange wrote:
好啦~~不用refe...(恕刪)

看完徠卡迷那篇文章再來檢視你對景深的理解有多不足吧
你給的連結根本就把你的理論給破了

倒數第二段裡
接著要在進一步考慮的是相紙或投射螢幕上的影像粒子直徑大小的實際測量。

我之前提到的pixel 變數
你很像忘了這個變數喔
你要不要在好好想一下怎麼把這個變數加入你的理論呢?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