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6.2 wrote:數位時代要說味道這兩個字太深奧了,許多環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這位網友說得好!另外,這篇試著幫大家指引兩家色彩的取向,但是每張白平衡都不對,色彩都很怪或很濃,或是像發黃或是變質底片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都調整過?雖然大家都稱讚,但是恕我眼拙,這樣子的檔案我看不出兩家色彩的取向與差異。
天下一品 wrote:C 接 N 的鏡頭...(恕刪) 這我也很好奇,有人可以PO上來這篇嗎???如果...Nikon真的比較銳利寫實 可以經由後製調成大家眼中Canon柔和自然色調還是Canon經由後製 調成和Nikon相仿的銳利寫實濃郁的味道哪個比較能夠辦到?這也是各家色彩取向下,原始與後製之間差異的議題~還是建議大家多PO照片才能一起從中發覺些什麼~也許像有人說Niokn換了CMOS之後,改變了Tone調....等等PO的照片不管是調過色還是沒調色都可,只要不過度合成即可
N家 應該是D80以前的CCD機種拍出來的 才是原PO說的那種特色就是濃 且鮮豔銳利 拍風景 或民俗人像會很有感覺但後來CMOS的機種後 NIKON的調調根本就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成像較軟較淡 反而比較像CANON那種調調還有...CCD的豔 絕對跟CMOS的豔是不一樣的CCD是可以很鮮透的豔 CMOS感覺色彩較死 增加飽合度只是把顏色加濃..當然....上述純就是用原廠RAW軟體修圖上 CCD跟CMOS的差異如果要把CMOS的成像色彩改得像CCD一樣 也不是不行...但是要送去PHOTOSHOP之類的強大影像軟體慢慢修 改色彩
macdesign wrote:你應該繼續用~Nik...(恕刪) 哈~我懂你的意思!汪貝爸 wrote:樓主先犯規~貼的第7...(恕刪) 夭壽 我人狗不分了我已刪除謝謝!這樣說好了,撇除器材以底片來說 富士跟柯達和愛克發 在發色上各有風格在不同拍攝用途也會選擇適合的底片,而後製時 相對適合主題的底片在數位化後能減少在調色中被破壞的像素顆粒,達到色階的連續完整,以這樣概念是否也能套用C和N呢???
其實DSLR應該還是像樓上大大說的到最後還是"人為"的問題透過後製 似乎可以讓 C 變成 N, N 變成 C之前看過國外一篇簡而言之就是Nikon : 風景照, 寫實照, 旅遊照Canon : 婚禮攝影, 女人與小孩不知有沒有人可以把 N 修成 C, C 修成 N 然後 PO上來讓大家猜猜~CanonNikon那這張是甚麼??
mict6009 wrote:其實DSLR應該還是...(恕刪) 第二Nikon那張 我突然想起,Nikon我常遇到的問題就是亮部過度的地方容易死白,不知道跟CCD是否有關~樓下這張我搞不懂貓手為何會死白,曝光亮暗部的級數有差異那麼大嗎?Nikon D200Canon 4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