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

【正式發表】Canon EOS R 搭載 3,030 萬畫素,DAF + 5,655 對焦點,-6 EV 暗部對焦,可翻轉自拍螢幕,同時帶來四顆 RF 原生鏡頭!

dweezel55 wrote:
不要去做F1.2以上光圈的鏡頭是對的...(恕刪)

我反而贊成做超大光圈 有做才有得用 沒做連用都沒得用
而且有那高階產品在那 也代表這品牌的高度 買這品牌的人也會較放心
99%的人是不會去買超大光圈鏡頭 因為又貴又重 但是總要顧那1%
可別小看那1% 那1%消費力驚人 只要市場評估過能賺錢 廠商沒道理不賺

至於手機影響相機市場 手機畢竟有極限在 除非未來手機莫名其妙又變厚變重 可以放更大感光元件和鏡頭 不然...
每次我朋友跟我說 你看手機拍得多好多好 有一天我一把照片放到電腦螢幕上給他看 一比對相機和手機照片 他過沒多久就跳坑了
這個討論串看的好有趣,娛樂效果十足,大家加油。讚讚讚
ttttt0049 wrote:...這樣5D4,1DX II還要賣嗎...

看到這東躲西閃的規(價)格,你覺得能有多大影響?

老佳是希望用戸留下單反,然後再”額外花錢”買無反來當備機啦!
看看那頗有新意的三種原廠轉接環,多出這段不止於補鏡後距的功能而已;
發表會也同時包含EF與EF-M鏡,不覺得有那麼些安撫人心的意味?

無反的最大優點是使用上的彈性,小可以加大,大不能縮小,假如C家出幾支
類似40 2.8的原生餅乾鏡,那相對於單反的體積優勢不就出來了?
澎澎的拔拔 wrote:
超級光圈2的變焦鏡頭在台灣有多少人會買單我不知道,但在對岸應該會有很多人小要拿著CAONO又大又黑又粗的28-70來輾壓SONY笑笑笑


你是說體積跟重量的輾壓嗎?

哪來理論在那覺得台灣不會有太多人買的鏡頭在對岸就會很多人買的錯覺感阿

真的是喪心病狂

我是不知道Canon用戶還可以以鏡頭比別家多多少來說嘴,只知道Canon想要四種接環都吃下來的策略遲早有一天會自己玩死自己

光是EOS-M不能上EOS-R就是天大的笑話,當年索尼就是靠著舊有APSC用戶的E環一樣能無痛上FE機延續市場,持有像E 24Z那樣優質鏡頭的用戶一樣可以先上A7ii機身無痛使用,慢慢將願意上FF無反的隱性用戶拉上來FE機

五年前Sony第一代A7出現官方喊出價格NT:44980,五年後過保二手A7不用15000甚至更低即可入手,到目前為止這樣的高CP值全幅機,依然是許多老鏡轉接者認為便宜又大碗的轉接備機首選

同樣道理有想過五年後Canon開始發展到EOS-R3代機時,現在的EOS-R1二手會來到多少?到時難道不會衝擊到EOS-M的用戶?且五年下來該發展的平價EOS-RF鏡也都慢慢一顆一顆出來,到時候你覺得Canon還會把所有新技術都留給EF全幅機、EF-S機、M機?跟你講絕對百分百靠背為何所有新技術都做到EOS-R系列上面去了,是不是Canon已經慢慢開始不更新要放生EF-S跟M(受已經被打下價格的EOS-R一代二代機所衝擊),EF也許會活的比EF-S跟M久,但是過個五年很難說不會慢慢式微,EOS-R發展太快機身出太快會造成其他環的壽命減短,但是不努力更新EOS-R無反又怕被其他家(並不一定只有指SN兩家,還包含其他無反廠商)給拉大差距

總之,對於Canon現有用戶者來說隨著EOS-R的出現,只有兩句話形容:『生也鏡頭,死也鏡頭!』

五年後我們在來觀察看看吧,到底這些EF、EF-S、M的使用者們,是會趁著鏡頭還有些許價值提早脫離技術功能跟價格互相違背的牙膏廠,還是隨著RF接環的未來持續發展而導致自家各環的內鬥而感覺失寵失望,敬請期待~
明明EF的位階就在RF之上,還要發表那些長篇大論,寫一堆就會改變SONY發表一隻需要下定才生產的428,然後被CANON今年發表四隻白砲:小小白兔,小白三,428iii,與新640輾壓的事實嗎?

今年更新的RF鏡頭大大覺得CANON只打算讓產品用5年?大大要不要去查查同樣使用EF卡口的高單價電影一隻賣多少錢? 剛進電影市場沒多久的CANON會打算讓電影鏡頭改RF卡口?

查清楚再來打字,比較不會浪費時間.不要因為SONY鏡頭被輾壓而動怒

我只知道SONY在5年後相機市占率一定比現在低,沒別的原因,就是他獲利最好的市場,面臨眾家瓜分.


恩 4K搖晃一下鏡頭房子就變成果凍了,草草帶過

要是人跳舞不都變成橡膠人了......




小亮點換鏡頭快門廉會關下來
對於EOS R的期待,並不如樓上各位大大們專業,
只求:買得下手、輕的上手、帶得出門、放得進袋子~~

早期進入單眼領域時,曾經掙扎APS-C與FF到底要站哪一邊,
價錢當然會是優先考量,但放眼中古市場其實FF也不是啥買不起得神物,
再來曾有前輩告訴我,即使性能算是神器,一旦帶不出門,就都是屁,
所以透過多次評估,發現自己最適合攜帶的攜行重量上限,約莫就是1.5公斤,
在單反市場中,最適合新手練機的組合,M43/APS-C能夠提供夠大的鏡頭重量比,
畢竟機身越輕,鏡頭就能帶越重,評估了鏡頭群的數量,
CANON的APS-C就是小弟當時能跨入門檻的最佳選擇,
可是玩相機越久,就越難以抵擋FF的誘惑,可是面對重量上限,
DSLR的FF機種真的只能遠觀,畢竟自己也駕馭不了相對輕量化的定焦鏡。

就在今年,真的可稱為FF無反大亂鬥元年,EOS-R再度燃起小弟對FF的興趣,
心裡想,如果是EOS-R,在自身熟悉的18-135mm焦段內,
也能找到可接受的機身鏡頭重量組合,所以....觀察一陣子後期待入手。
听说8fps是没有连续对焦
连续对焦是5fps
AF/AE lock只有3fps
那個光圈多大為前提之下,可以在多暗(亮)的環境對焦跟引擎多少轉之下有多大馬力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連那個原理都不懂,還可以在網路上跟別人筆戰幾十篇,只能說網路人人有發言權,

有人不懂裝懂,也有人別有居心。手上真的有器材的人測一下就知道是怎樣,

不然等機器上手,同樣拿F4 的鏡頭在暗處測試一下就知道哪個規格強了

換個角度看,真理越辯越明
ttttt0049 wrote:
看樣子在鏡頭上,體積跟重量討不到甚麼便宜呀!
如果為了續航力,再加個手把,真的會比單反輕嗎?
多花個10-20萬,換來減輕200克?

會不會追求到最後,才發現單反其實也不錯!
個人是覺得單反就壞在反光鏡打久了容易移焦,不然其實挺好的呀!
省電,OVF很自然,許多拍攝資訊也都整合的很好了(ex:5d4)!...(恕刪)


現階段來看,的確FF無反並沒有太大的"攜帶性誘因"
因為最基本的24-105/4 24-70/4,應該說三家都不輕便,頂多只能說"厚度少了些"

這也跟大概三四年前佳能內部說的一樣
要輕便來說,其實單眼也能有"接近的效果"
例如nikon D3500,輕量之餘,對照無反來說,續航力直接三倍以上

不過攝影這個生態就是很有趣
這十多年看下來,從低谷看到高峰再滑落到現在的市場狀況
我得說在攝影這塊,"玩器材"的人還真的不算少數 (台灣尤其嚴重)

例如版上多的是A7三代都買的人,甚至同一代買兩台S+R也很多
而以前也很愛買二手鏡,面交過好幾次鏡頭還真的跟新的一樣
所以市場有"話題",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慾,也是現在不得不的做法

對於我們專職攝影師來說,身邊的朋友對近年無反崛起,講實在話不管CNS能動心的真的屈指可數
至今身邊只有一位,最近買了A73,主要是他在做婚攝錄影,而拍攝還是一套Canon

今年的FF無反大亂鬥,應該會讓一些固有的APSC/M43玩家會有興趣
因為對於這兩邊高階用戶,換FF無反機身也不會更重,甚至還輕一些
不過對於固有FF單眼玩家,扣掉玩器材的這圈,有多少吸引力真的有待觀察
  • 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