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

1DsII & 5DSR的生態拍攝紀錄

食言超不好意思的~
mm-lai wrote:
大樓重新開張了

感謝分享,應該是大頭蛇
頭形明顯的三角形,且細瘦的身形應是樹棲蛇
加上第二張照片背部隱約的圓型斑點皆為判斷依據~

大頭蛇有幾種色系
您拍的跟我今天貼的都是常見的黃底棕色圓斑型~
mm-lai wrote:
意外發現掛在樹上的蛇,看不到正面,是紅斑蛇嗎?
bighead1428 wrote:
食言超不好意思的~[...(恕刪)

您千萬不要這樣說,事情是因小弟而起,本就不該連累到您!
原來是大頭蛇,受教了!我還想紅斑蛇怎麼那麼會爬.


非也非也...
您是無端受累,我是作繭自縛
替您感到委屈,替自己感到可笑~

有拍到蟲蛙蛇蝶蟹
再請多多分享,先替自己與大家謝過~
mm-lai wrote:
本就不該連累到您!
[白腹游蛇-5DSR] 對於強鱗脊的蛇沒有抵抗力
鱗脊起伏讓光線表現更鮮明,所以百步、菊龜都是明顯偏愛
這次親眼看到白腹游蛇時,自然是無法克制的深受吸引

近距離欣賞白腹游蛇的鱗片,黝黑裡隱約透出極低調的灰藍
順著鱗片看很有鱷魚皮的錯覺,再退一步欣賞則身形碩壯
型態上帶點綠森蚺的氣質,儼然是這水域裡的小霸王
原以為這類型純粹黑白的物種,不會太吸引我的視線
沒想到實際接觸竟如此迷人,很有趣,雖然不好拍~
青紋細蟌/Ischnura senegalensis by 走一回, 於 Flickr

圖鑑上還有看到幾種相似的豆娘
如:亞東細蟌.青黑琵蟌
不過比對出沒地後,應該是青紋細蟌
頂著太陽在田間穿梭,這種藍藍綠綠很像蘇打冰的色彩可以給人短暫的清涼(因為已經泡在水裡了.....)
[弓背細蟌] 南部低海拔山區常見
喜好出現於溪流、溝渠等水域,棲息環境通常光線不會太好


感謝分享~~
下次也可以試試拍飛行版
泡水拍蜻蜓其實是很爽的事情~~
duo.3117 wrote:
因為已經泡在水裡了

bighead1428 wrote:
2017年09月20...(恕刪)


很好很好的分享!跟我的體驗完全一模一樣!
d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自己的基本功不夠扎實,遇到光線比較差的,是過曝就是曝光足。

遇到這身長到5mm的角蟬,還真是難表現,拍了兩張都還看出全貌。

這麽小一隻,居然頭上有角還有二個大眼睛,太逗趣了。



感謝您的鼓勵與肯定
小弟只是拍興趣的,很多觀念未必客觀
希望沒有傳遞太多錯誤訊息才好~~
johnykw wrote:
很好很好的分享!跟...(恕刪)

感謝您的分享~
剛接觸拍照時
角蟬是個人很愛的題材
長的一副迷你牛魔王的樣子,非常有趣
不過後來找的生物越來越不同
近年沒再記錄這可愛的物種,有些可惜

光要夠柔且細節豐富
柔光罩的設計得多費思量
01有"超微距"攝影題材的高手
參考前輩們的貼文應該會有不少幫助~~
Aayy88889999 wrote:
5mm的角蟬,還真是難表現


葉蟬、角蟬、沫蟬、蠟蟬、瓢蠟蟬、暮蟬、熊蟬、寒蟬與蟪蛄等
蟬的家族歧異度很大,是很值得長時間投入連續紀錄的美好類群

[黑緣角胸葉蟬-1DsII] 長的就像葉子一樣
小時候更有看頭,每次都是偶然看到,真正想拍就沒再遇過了


拍攝這小傢伙時,剛好遇到一群觀光客經過
一位先生似乎也有玩相機,駐足看我拍照許久
太太經過時,先生說一句"你看人家的裝備,這樣才叫做專業"
太太接著回答"給你錢買你也拍不出來啦",先生瞬間安靜
我從頭到尾眼睛都不敢離開觀景窗,怕現場氣氛更加尷尬
事隔多年,不知道那位先生後來買到想要的設備沒...
[太田樹蛙-1DsII] 原名為日本樹蛙,多年前的舊圖
2017年九月兩棲界最盛大的事情,就是台灣又多一種青蛙-太田樹蛙
這是過去曾經被認為是日本樹蛙的隱藏種,現在正式區別成為獨立物種

外觀上,日本樹蛙與太田樹蛙近乎完全沒有顯見的差異
但若是從腹面觀察,則可以發現腿部的紋路有些許不同
日本樹蛙是不規則狀的雲斑狀,而太田樹蛙則是小圓點

相較之下
鳴叫聲則是目前用來判斷彼此身分最容易辨別的依據
日本樹蛙的鳴叫聲很像蟋蟀或紡織娘等小型昆蟲的叫聲
且鳴聲非常規律,聲音聽起來也比較滑順而沒有明顯的暴衝

太田樹蛙的叫聲則比較不規則,聲音聽起來似乎更尖銳卻破碎
且明顯更具有抑揚頓挫,鳴叫聲複雜而充滿變化,並且會有爆衝似的感覺
有趣的是透過實驗也證實,兩種青蛙是可以分辨彼此不同的鳴叫聲的
對於回播與自己同種青蛙的叫聲時,會比較明顯出現行為上的對應反應

分布地域方面,根據目前研究的結果
正牌的日本樹蛙主要分布台灣本島西北部地區,西部以八掌溪為南界,東部則是蘭陽溪為南界
而太田樹蛙的分布,則是八掌溪與蘭陽溪以南的地區為主,兩者間似乎是有很明顯的分布界線
唯獨在八掌溪與蘭陽溪地區,位於分布界線上的兩種青蛙是否會在相同棲地重疊分布就不是很清楚
但至少表示如果要記錄這兩種青蛙,只要跨過界線去找,應該都能蠻容易精準拍到身分正確的對象

以上資訊為個人對太田與日本樹蛙粗淺的認知
如有興趣了解更多研究細節,請參考下列文章:
"Acoustic differentiation and behavioral response reveals cryptic species within Buergeria treefrogs (Anura, Rhacophoridae) from Taiwan"

下圖是南部地區的太田樹蛙,正在發生的行為稱為伸腳旗(Foot-flagging)
這是一種展示行為,在溪流環境之類背景噪音較吵雜的區域比較容易發生
是避免鳴叫聲不夠顯著時,求偶或棲地競爭前,另一種相互溝通的視覺訊號
這隻公蛙似乎誤會了什麼,並屢屢對著眼前躲在鏡頭後的我伸腳旗表示抗議~

  • 8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