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

【正式發表】Canon EOS R 搭載 3,030 萬畫素,DAF + 5,655 對焦點,-6 EV 暗部對焦,可翻轉自拍螢幕,同時帶來四顆 RF 原生鏡頭!

c230 wrote:
我真的看不太懂你在說什麼...(恕刪)

c230 wrote:
所以裝什麼1.8 2.0 2.8的鏡頭 暗部對焦能力只會更差 不會一樣...(恕刪)


你有空去google一下什麼是暗部對焦
我們再來討論吧~

心中有成見的人,聽什麼你都不會聽懂的~
富士FB社團只要說到fuji不好很容易被踢是事實
有人留言富士又贏了就被踢啊
不過這是C版這話題就此打住不討論這些了

窮苦人 wrote:
富士的粉絲團被稱做...(恕刪)
lfjadsflk wrote:
暗部對焦EV範圍就像...(恕刪)

我知道你的意思
我有將網路上光圈對照EV與流明換算了一下
-6EV配上F1.2光圈與ISO 100,大約等於0.15625Lum
這樣代表外界的環境光,透過F1.2光圈損耗後到達感光元件時大約是0.15625Lum,這樣對焦才能作動
但是同環境光若是改成F4光圈,就會被再次限制進光量了
從0.15625Lum會降低4級曝光度差異,大約就是變成0.009765625Lum
我起碼這樣算就發覺,雖然對焦系統的確維持同等敏感度但是可收到的亮度卻大幅減低了
除非F4光圈跟F1.2光圈進光量是一樣的,但是我覺得好像不一樣啊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So狗不叫世界和平
airport724 wrote:
是 在-6EV環境下,以F1.2集光,對焦系統就有反應了。
在-6EV環境下,以F2集光,就沒反應。...(恕刪)

這是哪裡來的測試報告?
來源是你的腦內幻想?

根本雞同鴨講~
jokae wrote:
富士FB社團只要說...(恕刪)

最近一堆人直接在粉絲團裡說XT100對焦不堪用,有被踢嗎?
其中還包含管理員。
我前陣子在粉絲團內說X70有假合焦,X100有光圈沾黏、
新鏡頭很多都有入塵現在也還在粉絲團內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lfjadsflk wrote:
這是哪裡來的測試報...(恕刪)





如果都一樣,廠商就不用標F1.2 F2了
121212121212
iflash所说的应该是比较正确的
iflash wrote:
但是同環境光若是改成F4光圈,就會被再次限制進光量了
從0.15625Lum會降低4級曝光度差異,大約就是變成0.009765625Lum
我起碼這樣算就發覺,雖然對焦系統的確維持同等敏感度但是可收到的亮度卻大幅減低了
除非F4光圈跟F1.2光圈進光量是一樣的,但是我覺得好像不一樣啊...(恕刪)

你難道不覺得你在計算的東西(比較對象)哪裡怪怪的嗎?

如果-6EV的感光元件感應能力配上f1.2的光圈的鏡頭都對不到焦(一直拉風箱)了
換上-4EV的感光元件難道就會對得到焦?(不會一直拉風箱?)




一個高個子拿著短梯與長梯,你在爭執著討論拿長梯比較高,還是拿短梯比較高??
你怎麼沒有注意到高個子的人,在同樣條件下就是可以爬得比矮個子的人高?




最後
鏡頭光圈大小的確會影響對焦能力
但那影響的是對焦準度與速度
不是影響暗部對焦的值

暗部對焦範圍的值是一個固定值,就像上面的例子:人的身高一樣
(暗部對焦範圍的值不會因為光圈大小而改變,值會改變的是進光量~)
-6EV註定就是可以比-4EV在更暗的環境下對焦

你知道你在雞同鴨講了嗎?
6D2 剛出時也一堆C粉,前後矛盾、硬凹、跳針的護航
實在讓人看了搖頭
從Canon發展的時間、還有使用者數量也是可以預期鐵粉特別多啦

當初一直酸Sony加上鏡頭會頭重腳輕
現在出了RF 28-70mm f/2 (1.4kg!!!)
突然就被捧上天,這個重量加上機身要2kg耶

然後出了很有創意的轉接環,這點要執得鼓勵...但
轉接環再轉EF鏡那不是更重...
不過C粉還是一陣歡呼
好像忘了昔日謾罵頭重腳輕,忘了還有幾顆L頭沒有防手震這件事

A7第一代才474g(含電池),第二代有了機身防手震,重量才到599g(含電池)
隔壁Zikon Z6有機身防手震也才675g
你EOS R沒有機身防手震就要660g(還單卡),
就算是算上大電池...真想知道你吃了什麼才有這份量

一直有人說Sony會式微...,現在為什麼一般使用者拿單眼的人變少了
多半是手機那麼輕,卻可以替代單眼不少日常功能,
那單眼如果不能變得輕量,那就更容易淘汰,
所以我覺得Sony不要去做F1.2以上光圈的鏡頭是對的,
專業相機的發展,會越來越向手機拍照靠籠
以運算、後期調整增加影像質量與效果,節省硬體重量

其實EOS R和Nikon Z出來是很好的事,我一直在等兩家大廠出無反全幅
就如大部分的人所言,Sony鏡頭價格貴,
不過如果去比較這三年來兩家的上市定價,平均起來並不比Canon高,甚至低了些
可能產量跟不上需求,加上流通的時間沒有那麼長,價格都掉不下來
(但確切原因,我並不曉得)
而副廠鏡的投入,有助於Sony用戶購買鏡頭的門檻降低,
那副廠要投入,就要有足夠大的市場,就要感謝Canon、Nikon了

最後還是要建言幾句給Sony
拜託那觸控螢幕真的被你浪費,除了觸控對焦、照片閱覽放大後移動,其他功能還是強迫用按鍵
還要那螢幕色彩顯示,能不能不要跟電腦差那麼多...其他可以忍,這螢幕色彩是讓我想換家的元兇

如果Canon能保持這重量,加上雙卡、機身防震,還有多一點的鏡頭群
我還真想跳回Canon,Sony要多從攝影者的角度去想,唯有貼近人心才能綁住人心








lfjadsflk wrote:
你難道不覺得你在計算...(恕刪)


为什么跑出-4ev的感光元件?
  • 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