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Canon EOS R5 評測報告|動靜之間無懈可擊 ‧ RF-Mount 顛峰之作!

alexkkm wrote:
改用4K 24幀拍攝會造成很大的困擾嗎?
我的意思是:為什麼要被一件可以被克服的問題困擾?


你說的正確,電影大多是24FPS在播放,但是也看切入的觀點,像4K30P和4K60P除非是快速移動的畫面不然大多數人應該分辨不出來那個差異,但是拍4K60P其實有點像在對未來鋪路,有些人很喜歡用慢動作來凸顯一些畫面,這時高FPS就有利,還有4K與8K這種差別,有的是因為降轉1080時比直接用1080拍畫面會來得細膩(看日本TBS世界遺產節目就知道,用4K拍攝的會標上4K取材降轉1080),有的是因為後期要做無損數位放大(就是格放啦)或是做畫面旋轉時用,因為不知道剪接的時候會不會用上所以都採用4K或是8K或是高FPS拍最保險,尤其是攝影與剪接是不同人處理的時候
至於我說的導演會不會抓狂,不要說導演啦,如我是我一個人拍我也會抓狂,如果要等30分後才能拍攝會暈倒,以我自己碰到的,我用松下的相機,只要SD卡裡面的檔案非常多,相機開機後還是能馬上拍照,但是錄影就完蛋了,相機要把SD卡整個結構讀完才能錄影,我也因此喪失很多拍攝機會,在我的CANON HF M400攝影機上也有相同狀況,這應該是SD卡的結構問題,與機器無關,但是這對使用上是個困擾
我用無反拍過最長的片段是東京迪士尼的煙火和遊行,我不是拍電影甚麼的,就是旅遊拍的紀錄,只是這煙火和遊行時間都不短,老實說用到長時間錄影的機會不多,但是有時還真的會遇到,雖不能苛求,但總會希望機器能順利工作
看完文章
倒是搜索韓沁一波
看了一堆評測,哇!過熱真是個大問題!
拍到一半說機器過熱拍不了,會被業主罵死了吧!
真是可惜這台好機子!
Wahaha214 wrote:
...有些人很喜歡用慢動作來凸顯一些畫面,這時高FPS就有利,還有4K與8K這種差別,有的是因為降轉1080時比直接用1080拍畫面會來得細膩...
至於我說的導演會不會抓狂,不要說導演啦,如我是我一個人拍我也會抓狂...
我用無反拍過最長的片段是東京迪士尼的煙火和遊行...


實在無意引發論戰,但您前前後後講了那麼多,仍然是「4K24幀不限時拍攝」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我就不知道覺得有問題的人在糾結什麼。

我聽過有Vlogger抱怨Canon的「120幀沒有錄音」,原因是他自己有時會忘記把設定調回來正常拍攝,有錄音的話還有救。我覺得這個抱怨比起過熱更值得重視(雖然這是Vlogger個人問題造成的)。
alexkkm wrote:
實在無意引發論戰,但您前前後後講了那麼多,仍然是「4K24幀不限時拍攝」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我就不知道覺得有問題的人在糾結什麼。

我聽過有Vlogger抱怨Canon的「120幀沒有錄音」,原因是他自己有時會忘記把設定調回來正常拍攝,有錄音的話還有救。我覺得這個抱怨比起過熱更值得重視(雖然這是Vlogger個人問題造成的)。


有一種糾結叫做"雞蛋裡面挑骨頭"
alexkkm wrote:
仍然是「4K24幀不限時拍攝」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這是現實問題,不是雞蛋裡挑骨頭,不了解的人當然會覺得莫名其妙,因為你是一般拍攝沒有用到,我已經告訴你為什麼這些人會用到60FPS或是120FPS的原因如果你還不了解或是選擇性跳過那就不是我的問題了
你去看看YOUTUBE裡面的影視颶風,TIM有說明為什麼要使用高FPS拍攝的原因
高規格高品質的素材方便於後續處理
或是,你乾脆問我為啥要SDI介面算了,一般的無反和家用攝影機都沒有為啥專業攝影機還要多個少見的SDI
華視早在2010年之前就已經使用HD攝影機了,當時大家家裡都還是SD的電視,華視不會那麼無聊砸大錢去做現階段不需要的事情,套句現在流行的話,這叫超前佈署
Wahaha214 wrote:
這是現實問題,不是雞(恕刪)

職業的需求比較高
職業如果凸槌燒錢


24P影片像這樣


30P影片像這樣
我不懂攝影

但我覺得 這類的相機 應該 跟 撞球竿 一樣

高手 拿一般的 球竿 或是 拿 10萬 一隻的球竿

厲害的 都是 "人"
Wahaha214 wrote:
這是現實問題,不是雞蛋裡挑骨頭,不了解的人當然會覺得莫名其妙,因為你是一般拍攝沒有用到,我已經告訴你為什麼這些人會用到60FPS或是120FPS的原因如果你還不了解或是選擇性跳過那就不是我的問題了


我們可以再確認一次嗎?
我們在談的是「低成本工作團隊、1人或2人」,接的案子是「一萬一個案子、10個就可以回本」這種。
而您認為:這類工作團隊有長時間的高幀數拍攝需求,而有這類需求的案子,一般就兩、三萬可以結案的。

我的理解有沒有問題?

p.s.我從來沒有說過您「雞蛋裡挑骨頭」。我說的是「在普通幾萬塊預算的Case裡,R5能提供的所有Option,當高品質、高幀數、高像素的Option無法使用時,它還可以提供比一般使用更好的解決方案,可以解決的問題,為何要一直糾結」?而我一直不明的是:明明一桌子菜,前菜、湯品、麵包、冷盤、主菜都很好吃,卻有人偏偏因為主菜量太少而覺得這桌菜有問題。

最不明白的是:這桌明明是1199吃到飽啊!什麼時候變滿漢全席了?
看一大堆說4K 120 8K甚麼甚麼的,真的覺得好奇怪。

知道自己要甚麼的,絕對不會糾結於R5高規格影片,會出現過熱的問題!!

打個比喻,你買一台超級跑車,會糾結於祇可以坐兩個乘客,和那小得可憐的行李箱嗎?

你買一台運貨車,會糾結於由0-100公里加速,沒法在5秒以內完成嗎?

一台相機,就是一台拍照用的相機,可以拍片,附加就好,有長時間拍片需要的,請買一台拍片專用的機器,別抱怨一台超跑不能承載8公噸的貨物好嗎?

再問一個問題,除了R5以外,現時世上有其他同價位的相機,有同樣的功能,但不過熱的嗎?

至於工作種類的討論,更是可笑,沒有R5之前,一人工作團隊,有其他同樣成本的解決方案嗎?

不要說一人團隊,小型團隊,又拿不出資本的,根本就不會接超出自己器材能力範圍以內的工作,現在R5出來了,給你一個不完美解決方案,接受便入手,不接受便等,等到合心意的器材推出,才接有高要求的工作!!

原本就辦不了的事,自己沒本事接,就祇好放棄,跟R5是否過熱,完全無關,對嗎?

有其他選擇,選擇其他的好了,沒有其他選擇,便選擇買或不買好了,有所麼多困擾嗎?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