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

1DsII & 5DSR的生態拍攝紀錄

[藍黑蜻蜓] 個人蠻喜歡的一種蜻蜓,雖然牠總是不太喜歡停下來...
看了這樓和樓主的Blog。只能說讃!


請問樓主用的是什麼鏡頭?謝謝。
感謝您的鼓勵,還請多多指教~~

macgeorge wrote:
請問樓主用的是什麼鏡頭


使用的鏡頭主要為:
EF 100mm f/2.8 Macro USM
EF 180mm f/3.5L Macro USM
[梭德氏帶紋赤蛇] 這種蛇貼很多次,再貼總會有些心虛
但也沒辦法,最近很常遇到,自己又很喜歡,不拍真的很可惜嘛~~
半夜睡不著,來交流一個簡單使用閃燈的例子好了
話說在前頭,小弟並非攝影背景專業出身,也從來沒受過相關訓練
所以分享的內容,很多都是自己胡思亂想的結果,未必正確,僅供參考~

日前跑去拍渡邊長吻白臘蟬
一開始蟬待在有太陽的樹幹上,光線夠可以直接拍
對我來說這樣的光線還行,就是位置有點高拍起來變成仰角有點困擾


後來跑去拍另外一隻,結果發現位置更高...
只好摸摸鼻子,回到原本的位置,這時候發現牠趁我不在時
意圖躲藏,所以偷偷跑到樹幹側邊的陰影處,位置比一開始低


因為是在陰影當中,光線變的柔和許多
這樣的環境拍起來如果曝光足夠,畫面其實會很舒服
如果相機的可用ISO夠高,直接拉高ISO拍攝即可

偏偏我的是舊款相機,ISO超過800就有點難以接受
又不想開大光圈犧牲景深,而且我覺得蟬翅膀的亮度略低於背景
這時候只好拿出閃燈來幫忙,簡單補一點光線即可


這樣補究竟是不是比較好,應該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也許有些人不喜歡這種補燈方式,主體與背景似乎有些突兀
但個人認為這樣的補法相當省事,也可以讓主體亮度適當些,值得一試
並能有效強化主體在畫面中的存在感,也補足了蟲子身體上的許多細節
這不是很複雜的補光方式,只是在既有的自然光之外,針對不足之處多補一支燈就好
對於使用閃燈有興趣的朋友,或許可以在自然光的拍攝環境中
遇到類似的狀況時,試著去補光看看,也許會有一些有趣的感想

當然,實際上補這樣子還是不滿意
過強的補光反而犧牲掉翅膀上的細節
而且主體與背景之間的亮度配合也差強人意
看起來就是突兀,並沒有將補的光隱藏在自然光當中
沒辦法,上面那張是一開始補光時的設定,還得修正

所以後來還是稍微調整一下補燈的角度與出力
這得跟主體的位置、姿態、構圖與後面背景的亮度之間配合
一切就緒後,再花不少時間等待拍攝主體的姿態夠好,才拍到想要的畫面
最後的成果雖然不甚完美,但個人認為"應該""大概""或許"還算可以接受的程度
也就是上禮拜分享過的這張照片:


以上是不自量力且自我感覺良好的個人經驗交流,還請大家不吝指教~
[巨型上戶蜘蛛] 這隻不小,沒攤平的足展應該就有過十公分
雖是穴居型的物種,偶爾還是會遇到在外面遊蕩的,恰巧都是雨天
大概是慣居的洞穴遭到雨水淹灌,迫不得已出來閒晃躲避的吧

因為無處可躲,這種遊蕩的個體攻擊性特強,稍有動作就抬起身軀露出毒牙
人是相對高聳立體的威脅,身子就必須抬得特高,結果就後空翻摔倒露出腹面
在充滿威脅緊張的氣氛下看牠翻倒跌坐地面,還真不是噗茲一笑就可解決的~

bighead1428 wrote:
這得跟主體的位置、姿態、構圖與後面背景的亮度之間配合
一切就緒後,再花不少時間等待拍攝主體的姿態夠好,才拍到想要的畫面

辛苦辛苦。
樓主拍的真好!!
感謝鼓勵~~
小小分享,希望沒有傳遞錯誤觀念才好

這其實算不太辛苦的題材,下午一兩點
在太陽底下(我站的位置)搞一個多小時算還好~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辛苦辛苦


拍蟬,羽化多在樹林底層,蚊蟲多環境悶熱,一搞就是兩三小時起跳
拍蛇,半夜大濃霧甚至雨中騎車找蛇找到暈車想吐,槓龜機率超過五成
拍蟹,趴在鹹濕泥灘地上身體完全暴露在大太陽底下根本像是在煎肉排
拍蛙,邊拍邊下雨泡在泥巴水裡全身濕透忍受蚊蟲叮咬還得擔心雷擊

上週拍蛇才被蚊子與螞蟻咬的嫑嫑的,自己選的就得心甘情願~

bighead1428 wrote:
半夜睡不著,來交流...(恕刪)


冒昧借用您的大樓貼圖,第一次貼圖。這是去年拍的白臘蟬,是個非常害羞的傢伙,我繞著樹大概十幾圈,滿意的照片卻沒拍到幾張。
感謝分享
這隻很愛繞圈圈捉迷藏
拍攝時確實有些小困擾~
Aayy88889999 wrote:
冒昧借用您的大樓貼...(恕刪)
  • 8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