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93KING wrote:
我真的很想給您+10...(恕刪)
謝謝E93 先生的抬愛
我只是訴說我的感覺~
(然後盡量不要再引起爭端)
哈哈哈哈~
710615 wrote:
曾經有位攝影師
我跟他聊天的過程中
發現他是個深藏不露的邋遢中年男子
家中什麼沒聽過的怪家私都有
我私底下粗估光器材恐怕就超過數百萬
他跟我說了一句話
我印象很深
"以SONY現在的狀況 只要改進ISO的問題 NIKON 或CANON就會哀哀叫了"
估且不論這句話的公正性
以現在單眼市場的蓬勃發展
市場上較廣為人接受的三個品牌
CANON以佔有最完整鏡頭群的優勢穩占市場龍頭
這點最讓C家人自豪
但是C家人也許忽略了一點---> 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下 能買多少鏡頭?
80幾個鏡頭又如何?
買不完啊
而最被人詬病的機身品質還是一樣不斷的出包
而且還有會移焦的奇妙問題
NIKON 有著令人信賴的機身 有著傳統時代留下來廣大的鏡頭也讓人稱道
可是卻越是入門的機身功能越是閹割
為什麼用D90 D5000 的玩家
使用老鏡頭 卻不能支援測光??
甚至最入門機使用D鏡還不能自動對焦
近代大光圈定焦鏡頭群也屈指可數
SONY雖為後起之秀 秉著minolta的光學技術
再加上SONY本身強大的電子研發技術
1+1有沒有=2 ?? 還是將有可能大於2??
很難說
不過最起碼現階段SONY為了打開自己的市場
提供了很多優惠給消費者
目前唯一可以自動對焦的蔡司鏡頭
目前唯一可以自動對焦的反射鏡
目前唯一獨有的雙光圈定焦鏡
翻轉LCD
機身防手震
現階段最便宜的全片幅機身
現階段保固最長的品牌
這些東西推出的時候
不都確實讓N C 兩家的人有點那麼羨慕??
我不是SONY家的人
但是我期待SONY未來會再給消費者甚麼驚豔的功能
不過.......ISO 還是要改進啊=''=
建議您使用無意義的文字 wrote:
注意看完你這樓的所有...(恕刪)
710615 wrote:
直到A700 A200 A300推出
我突然發現A100很多周邊無法與當時新推出的機種共用
閃燈 電池等都是
感覺a100成了實驗市場的白老鼠
老子一個不爽
頓時開始萌生 換系統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