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idian wrote:(有人說LR也可以消, 但LR做出來的效果還是比DPP針對原廠鏡頭修正來的差一點,只有DxO比的上DPP, 但DxO也不是所有鏡頭都支援) 其實DxO支援的鏡頭已經非常廣了,更何況DxO不只支援單一品牌相機或單一品牌鏡頭。
amitoho wrote:我想Tokina 11-16會是很不錯的選擇,不然sigma 10-20也很棒。 TOKINA116評價確實很高,看到的測試圖解析度很棒,只差在變焦範圍小﹝其實夠用﹞,我想超廣角變焦鏡中能贏他的大概只有NIKON 14-24mm這支神鏡。
自己買過T124用過人家的T116現在則是使用C10-22T124真的是C/P王我個人認為若是沒有10-12mm的需求或是預算有限制這隻真的很好日本走透透都靠這一隻了但是也正因為如此才發現我自己有10-12mm這差一點點的需求加上照片傳給同事看得時候他的金眼睛馬上看出了紫邊....在他的建議之下我先借了T116之後再借C10-22來看看在決定買那一隻T116不愧是Tokina的力作但是我2.8的部份已經有了C 17-55來幫忙加上我廣角幾乎都是在室外拍攝F2.8沒有太多加分的效果且變焦範圍太小真的對我來說很不方便我主要都是旅行的時候拍攝能盡量減少更換鏡頭就盡量減少有時常會只帶一機一鏡這時候對我來說T116就不適合我了加上價錢跟重量的因素我帶著出去拍一兩次後 就先還給朋友去出租店租了C10-22來(我沒看到T116有紫邊 但是我是木頭眼..)C10-22最先讓我驚豔的是他的顏色有不同於Tokina的味道尤其是我最喜歡拍得大山大河等風景的時候真的讓我十分激賞再來他在10端廣角雖說無可避免的會變形但是只要盡量把人物擺中間一點變形可以降到最低加上夠廣的變焦範圍與輕巧的重量讓我在背夠了17-55的時候有另外一個出門的選擇唯一的最大抱怨就是價錢這個超級大缺點保護鏡+遮光罩+鏡頭剛好23000比T116多了3千多快四千但是考慮到自己的狀況與使用環境我選擇了C10-22就看樓主的選擇了
我以前作過 Canon EF-S 10-22 vs Sigma 10-20 @ 10mm 的比較在此:http://meshwu.blogspot.com/2006/05/20060509-canon-10-22-vs-sigma-10-20-at.html先不論銳利度,看縮圖的話不知為何 Canon 的 10mm 多廣了些,Canon 的發色也較冷,看起來也應該是 Canon 的筒狀變形修正得較好。還有不知是否剛好我測到的 Sigma 鏡頭如此,因為成像有點軟,尤其是邊緣;我在想應該沒有移焦的問題,因為在 10mm 端拍對面大樓對超廣角而言應都是無限遠了,所以就看看當參考就好
Mesh Wu wrote:還有不知是否剛好我測到的 Sigma 鏡頭如此,因為成像有點軟,尤其是邊緣;我在想應該沒有移焦的問題,因為在 10mm 端拍對面大樓對超廣角而言應都是無限遠了,所以就看看當參考就好 你的SIGMA那支可能品管不良。右下角的比較圖SIGMA那支是全糊的,跟CANON比太誇張了,但是左下角跟CANON 10-22比又差不多,左右品質差異很大,這應該是鏡頭光軸傾斜造成的。我的SIGMA12-24解析度是公認的不佳,但是都沒糊到你測試圖中右下角這種程度。其次,你的CANON 10-22 完全無紫邊,我看到的則是完全相反的狀況,難不成CANON也有品管不良的問題。提供我的SIGMA 12-24 隨手測試照,你那支SIGMA 10-20整體解析度簡直跟我這支一樣,甚至更差,這跟我的使用印象完全不同,大概是拿到鏡王。樹枝測試照,顏色會比較濁,因為我對比與飽和度都設到最低,銳利化無,12mm端拍攝,光圈全開,D50。中央、四角與上中、下中。銳利化。
Tokina 12-24 I vs Tokina 12-24 II2代已經有nikon版了, 主要是多了馬達 (奇怪, 原本不就有馬達嗎, 不然canon版怎麼能自動對焦?)但II畫質好像也好上一點, 不知道II會不會有Canon版
R6.2 wrote:Canon的raw會修正色散問題問題應該在這... 我是用 EOS Viewer 1.2 轉的,這是 2004 年出版的軟體,功能非常地陽春,版本也很舊,就是無腦轉 raw 檔而已,應該沒消色散的功能吧~另 eagleeagle 兄(?),我也覺得這支 Sigma 可能是鏡王,不過看縮圖應該還是可以看出它和 Canon 的發色、廣度及變形控制的些微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