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我是裝備控] 走了一趟器材路,發現器材先決的確是正確的選擇

bluejeff 與 馬克蘇兩位大大 有幫我 highlight 可能會被誤解的一些觀念,感謝。


xboxted wrote:
當玩家發覺自己的技術已經被器材限制住了,他才會想要換更好的器材


其實會不會未來『被器材限制』這個就是我想說的歷程。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樓主提供的經驗其實不錯
如果真的是對攝影有興趣的入門者,經濟也許可的話
L鏡帶回家就對了!

不過...大部分的情況是...
有人有錢但不確定興趣能持續多久
有人確信自己有濃厚的興趣但是沒多少錢

所以並不會一下就購入高價鏡頭...

歸根究柢...一切都是錢的問題啊!
如果L鏡頭售價都打5折
買副廠鏡的人一定會大大的減少
幾乎每個人都只會買L
其實也不需要樓主在這邊辛苦寫文了...


馬克蘇 wrote:
敗家怪醫 wrote:
去擁抱你能負擔的最便利最好的器材...


無論是要跳過中間一次到頂,還是甘於現實考量,都沒有「錯」

錯的是以為別人提供的經驗是炫耀...(恕刪)


心有戚戚焉 +1

就好像消費觀一樣, 有人先享受後分期付款, 有人先存錢後一次付清, 沒有誰對誰錯吧!!

重點是買到的東西是您需要的? 還是只是您想要的?

一次買到頂,
拍不好就不能怪機器,
只有怪自已不學好,
趕快去把技術學好。

否則一直以為別人拍得好是因為機絲比自已好,

我自已是這種態度啦

敗家怪醫 wrote:
2. 機身,至少買到 40D/5D 等級,5D 畫質很好但是連拍很慢


大大推這句話

很多人說機身不用買太好的,數位時侯機身換的快,鏡頭比較保值 等等......

之前我用400D,買了24-105L,50 F1.4 跟小白IS

換了5D之後才知道全幅機的畫質,對焦都有才能讓L鏡定焦鏡發揮出來

甚至又大又明亮景觀窗也幫助了構圖對焦等的精準度

5D的對焦能力應該不算頂好,但比較三位數的機種那是差太多了

我用小白IS+1.4鏡在比較暗的環境下,400D要手動先對到一定範圍內才有可能自動合焦

加上外閃輔助對焦也要來回許久才能對上焦

5D在同樣環境同樣條件下,幾乎沒有失手拉風管的情況出現

可以想像如果是1D系列有多可怕
現在才知道有人買器材是不用考慮其他因素,只要考慮哪一台“想買”,直接感情先決。

台灣經濟實力真是無敵強阿,想買就買,一次攻頂!原來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樣。
入嘴砲國豈有不入境隨俗的道理?
雖然,我並不非常贊同器材先決這種論調,但就自己的感想和大家分享。

新手之所以為新手,或許可能只因有三分鐘的熱度,或許真心想進入攝影的世界,但應該都僅對攝影有些皮毛而以!

若小朋友生的夠多,我想,大概都是大三元之類、頂級鏡頭一次到位吧!

不管新手、老手,追求拍攝作品的品質或是虛榮感,我想都是一樣的。

但,真的買的起嗎?買了,就真的適用,不會又是一條燒錢的道路。

來個小比喻,一樣用筆寫文章,拿萬寶龍就一定比用百樂寫的比較順比較好嗎?

一張照片的好,我認為是照片裡面,感動自己成份是幾分,畫質不好,拍的不好又如何,真的感動過自己嗎?

拍照也有十多年了,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在相當克難的情況下在拍照,沒什麼錢,相機也不是頂好。

一步一步慢慢磨練著自己,拍的不是很好,但總是將心情留了下來。

攝影,或許要多點執念,我也曾迷惑在器材之中。

認清自己,才能得到最適合自己的東西。

時代在進步,機身、鏡頭的製作品質也會越來越好,有錢有規劃、想學就可以買,不用追求最好的,因為未來會更好更便宜呀!
知易行難!人往往追求的不是方法,而是說服自己不再努力的理由!
wingdar wrote:
雖然,我並不非常贊同...(恕刪)


一樣老話
有錢有能力者,做自己想做的事
沒錢沒能力者,做自己能做的事

萬寶龍的筆跟百樂的筆一樣可以寫出字
法拉利跑車跟國產小汽車一樣可以載人
進口高級家具跟國產便宜家具一樣都是家具
平平能達到一樣的目的
價格為何數百里之遠?
難道廠商是笨蛋?難道消費者是笨蛋?

很現實的
今天你去EWHAT買40D$3萬塊,老闆忽然說今天心情好1Ds3也賣你3萬
你今天帶回家的會是40D還是1Ds3?
或是換個比喻(避免說不想帶手把太重)
今天老闆換成是5D2一樣賣3萬
你今天帶回家的會是40D還是5D2?

很殘酷卻也很真實
昨晚去上攝影課,老師有一句話,倒是讓貓感覺很深:

不管啥子光圈先決也好,快門先決也好,其實,重點是:正妹先決

停權計數:4/關閉計數:2
有能力就買,沒能力也沒辦法買,

這無關什麼器材先決的觀念是否正確,

而是很簡單的現實問題

買得起的人,去說一百個理由表示,買貴的才對,

即使沒有惡意,對於買不起得人仍可能是一種風涼話罷了,

買得起就買得起,內斂的用就好了,

膚淺的、無意的炫耀或建言,也會無意間刺傷很多人的。


上面不是針對樓主,而是針對這類問題的看法,

"去擁抱你能負擔的最便利最好的器材。"

這句話說得很好。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