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ill wrote:想借這樓問個問題我把(恕刪) 我也是按一下<M-Fn >多功能按鈕或<自動對焦點選擇按鈕>,讓它再回到auto iso!跟以前使用習慣不太一樣!R6+RF800:IMG_3950 by rc90459, 於 FlickrIMG_3673 by rc90459, 於 Flickr
withsun wrote:好文章. 好分享. (恕刪) 電子快門好用啊,因為感光元件不用一直重新對焦,對於追焦來說比較好追但RAW的檔案會從14 Bit下降到12 Bit,而且會有些微變形,但不明顯我覺得拍翠鳥,翼還不到蜂鳥那種頻率其實是可用的
VitusMac1398 wrote:R6 的感光元件,確實帶來更高的寬容度,以及更乾淨的高ISO畫面: 這裡有兩張圖片, 分別標示ISO12800/ ISO40000, 但是EXIF顯示是ISO4000/ ISO25600.
picture123 wrote:逐一比對機背螢幕與 PC 螢幕會發現, 相機機背螢幕對相片美化了中間調會比較亮, 色彩飽和度較高 看起來很討喜( 就跟現今手機螢幕一樣騙人 ) 機身螢幕本來就一直都是參考,主要是拿來看有沒有過曝、失焦跟構圖的吧畢竟一個不能校色的螢幕,看顏色實在沒什麼意義。A7III螢幕最大的問題是他的亮度顯示有問題,導致會稍微影響到曝光的判斷,好在還可以用EVF檢視照片Canon EOS R5/R6真的是戰力滿點的相機,期待其他廠商也能推出相對應的機種應戰,不然真的換Sony一直擠牙膏了(望向進化程度很少的A9II/A7R 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