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彩蜂測試EOS R5影片

kachanhk wrote:
可能要改善 8K 過(恕刪)


我是覺得 佳能已經應該不會再出中高階單反的機身了
1DX3應該也是最後一台 單反機皇
照現況來說應全力衝刺R6 R5 或加緊設計未來的無反機皇R1機身

我目前1DX2與R共用
但在極少數狀況下 我認為目前單反還是有優點
絕大部分 用過無反真的回不去了
反甲高手 wrote:
冬天的墨爾本7000(恕刪)


你是不是熱昏頭了,一直說R5過熱
德瑞克99 wrote:
我是覺得 佳能已經應(恕刪)

如果單反機身能改善 8K 散熱的問題,我相信Canon 都會樂意繼續推出單反。
我也是單反、無反同時使用著,絕對明白各有優點,現在有了一個新的難題是散熱的物理因素,視乎C 家會如何取捨
long1815 wrote:
你是不是熱昏頭了,一(恕刪)

熱昏頭可以用這個
不過熱哪來的話題.....

現在論壇風氣,就是抓緊某些機種特定缺陷往死裡猛打
其他的優點早就無法引起話題了

R5、A7S3,沒有人在認真討論特定的優勢
assault91 wrote:
R5、A7S3,沒有人在認真討論特定的優勢


知道優勢,剩下的就是有那些問題,還有這些問題能不能解決用戶能不能接受
總不能都報喜不報憂吧,畢竟一台也要將近12萬,如果同規格一台賣2萬你看有多少人會追著打,大多數會說一台2萬而已你是要要求甚麼

因為不想佔太多版面併到這邊回,窮追猛打這點,每個人觀點不同,你覺得是窮追猛打,別人未必覺得是,只要說的是事實你也無法否認,如同你說的,有的人還是會接受(同理可證,有人不覺得是窮追猛打,有人覺得是),但是想買的人或是正在觀望的人,你有沒站在他們的角度想
你再仔細看看影片,影片中有想辦法降溫,但是效能不彰,這表示甚麼? 我能接受熱這件事情,但是不能接受""""無法用其他方法有效散熱""""讓機器繼續工作下去這點,靜下心來理智一點來看或是分析好嗎?

如果完全不給這台機器機會,說難聽點,是連想試都不想試

下面的V先生,你算不錯了,沒針對人
Wahaha214 wrote:
知道優勢,剩下的就是(恕刪)


>規格也定在那邊,價格也定在那邊;能接受的也有,不能接受的不就不掏腰包購買而已? 那些人是窮追猛打什麼?是要求一個公平正義嗎? 要說定二萬能接受過熱,那你不就慢慢等而已,等產品過時、等人家二手品,時間成本不是嗎。
Wahaha214 wrote:
知道優勢,剩下的就是有那些問題,還有這些問題能不能解決用戶能不能接受
總不能都報喜不報憂吧,畢竟一台也要將近12萬,如果同規格一台賣2萬你看有多少人會追著打,大多數會說一台2萬而已你是要要求甚麼

有時候搞不懂不過是台相機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
就像是買了車
買了Toyota
就不能看Honda嗎?
買了BMW
就不能看賓士嗎?
不能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
為什麼把有人可以自我膨脹的以為自己是世界的標準
每個人都不一樣
有的人買車可能要沙灘上越野
有的人買車可能是要接待禮賓
我不懂怎麼有人會有優越感
我不懂怎麼有人連相機都沒有光說要買就有優越感
討論區又不是一言堂
限制別人討論的範圍
限制別人發問實際使用的狀況
竟然有那麼不要臉的人趾高氣昂限制別人的發問的範圍
相機沒有完美的
人也沒有完美的
敗家前先把要敗家的東西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有些功能可能用不到
就算是功能強對你沒有用
相機當然不可能完美
搞清楚後敗家就不會有怨言

有些你需用的到的功能可能大部分用不到
用不到的人就算有相機也用不到這個功能
所以可能要詢問和你有相同需求的人
才可能有正確的答覆
像是之前有人問過的飛羽攝影電子快門果凍效應
回答的人有能力拍的到飛羽嗎?
相機剛發售
就算有能力回答的人
如果效果超好一定樂意回答
如果效果不如預期可能選擇閉嘴

我想知道果凍效應到底如何?
動物眼對焦在如下圖快速擺鏡成功的機率約幾成?
電子觀景窗不奢求同步
在快速擺鏡實際操作上會不會影響拍攝?
鳳頭燕鷗 RX10M4 ISO5000 PS 無裁切


鳳頭燕鷗 RX10M4 ISO10000 PS 無裁切


鳳頭燕鷗 RX10M4 ISO8000 PS 無裁切


鳳頭燕鷗 RX10M4 ISO8000 PS 無裁切


鳳頭燕鷗 RX10M4 ISO10000 PS 無裁切


我想知道錄影如果是拍攝音樂會演唱會
到底哪個格式能長時間使用不過熱
和你一樣想知道手上有相機的人的實際使用狀況
廠商的公布的過熱沒辦法顯示實際操作積熱的狀況
回答的人都不會錄影
說什麼錄影都是幾分鐘而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rote:
鄧寧-克魯格效應(英語:Dunning-Kruger effect),或簡稱達克效應(DK effect)

鄧寧-克魯格效應(英語:Dunning-Kruger effect),或簡稱達克效應(DK effect),是一種認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錯誤地認為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優秀。簡言之即:庸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脹。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大衛·鄧寧和賈斯汀·克魯格將其歸咎於元認知上的缺陷,能力欠缺的人無法認識到自身的無能,不能準確評估自身的能力。他們的研究還表明,反之,非常能幹的人會低估自己的能力,錯誤地假定他們自己能夠很容易完成的任務,別人也能夠很容易地完成。[1]鄧寧和克魯格於1999年在實驗中首次觀測到此認識偏差,他們透過對人們閱讀、駕駛、下棋或打網球等各種技能的研究發現:

能力差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準;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確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準;
能力差的人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夠經過恰當訓練大幅度提高能力水準,他們最終會認知到且能承認他們之前的無能程度。

鄧寧和克魯格認為這種效應是由於能力欠缺者的內在錯覺和能幹者對外界的錯誤認知:「無能者的錯誤標度源自於對自我的錯誤認知,而極有才能者的錯誤標度源自於對他人的錯誤認知。」[1]
它叫做全片幅單眼“相機”🤣
錄影又不是主要功能~😒

一般單眼長時間拍攝縮時也會過熱(不會造成當機)😒
何況是8k大檔案影片~

拍短片ok~
長時間還是用錄影機吧!

canon r5 斷貨~🤣🤣🤣🤣🤣👍
water阿水 wrote:
一般單眼長時間拍攝縮時也會過熱(不會造成當機)😒
何況是8k大檔案影片~

拍短片ok~
長時間還是用錄影機吧!


你說的我也知道,我也說過錄影只是多給你的,真的要拍如果有錢還是買攝影機
我連一般人拍攝會遇到的狀況都說出來了,問看看這樣拍攝會不會出問題,而且是在廠商的規範內操作,這樣也被砲,能說甚麼呢??

還是重提一下我在別篇說的,我不是拍演唱會,我只是要拍迪士尼的煙火和遊行,我也知道機器會過熱停機,那我拍10分鐘休息一下再拍10分鐘,這樣會不會有問題,這樣也被轟,還被人針對我這個人有意見,我是對機器有意見,沒對人有意見,結果這些人(說我沒機器的,但是多數人自己也沒機器啊)說我沒機器在那邊酸甚麼鬼叫甚麼,要就自己去買一台來測這種言論都出來了,既然自己買來測那叫01以後都不用做評測啦,還要評測個頭啊,你們自己買來用就知道了不是嗎? 既然這樣這些有意見的人是來這邊有意見甚麼啊,來這邊看甚麼評測啊,還來01幹嘛??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