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usMac1398 wrote:
職業拍照,或者是半專業不會追求Computing Photography
反而希望Dynamic Range,高感光寬容度能夠提高
那些所謂的職業或半專業者,真的知道軟體在相機產業的功用嗎?

還是以為在掛上AI之前,數位相機軟體都只負責收發轉傳

提示一下~AI不是憑空突然冒出來的,而Sony, Canon, Nikon他們的弱點是資源和市場不足,絕對不是不想精進軟體,該怎麼改善,內行的都清楚。
assis1123 wrote:
對喔,搞混了
EOS-R 是P2P採樣所以crop很大
M6II "No Crop"最新的兩款
才是跳踩的
這兩種類型的cripple
都說明canon舊有的處理器並不強悍可能還顯得落後
alexkkm wrote:
我看了好一會,忽然領悟:這位大大應該覺得Canon的影象處理晶片是用買的。
1000K wrote:
如果你看很久,又是業內人士,應該一開始就能理解我討論的點。
但你兩者都不是,你怎能理解開發相機時候考慮的(商務/經濟)面向呢?
我從頭到尾的點都在好奇產品經理這樣思考,到底是看中什麼 (前提是傳言為真)
要不然我也可以開16K 30fps,8K 60fps的規格....支援5種壓縮格式....這種規格的產品
你知道這表示什麼嗎? 表示做出一個賠錢貨,然後我會丟掉工作
alexkkm wrote:
為什麼你只煩惱「Canon為什麼要推出R5規格的相機」,而不煩惱「Canon為什麼要推出RF卡口的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