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l640707 wrote:說真的重量不重要體...(恕刪) 想太多了吧,無反應是M系列,應該還在考慮下放多少5D4的規格給6D2,下放太多不是CANON的作風,下放太少可能又會給SONY比下去至少應比得上A7II才有市場吧
backhome2007 wrote:Nikon推出了D7500迎接NABSony也推出了轟動攝影界的A9野心真得不能忽視可是佳能只推了EF-s 35mm跟5D4的軟體更新萬眾期待的6D2也是只聞樓梯響...(恕刪) 對比錯誤D7500位階是在於Canon 7D2與80D之間Sony α9的對比目標也不該是6D or 6D2(太委屈α9了) , 應該是1DX2才對(5D4發售還不滿1年,也不可能現在馬上出5D5...)是Sony α9晚出,Sony這麼多年一直沒有能跟1D系列同級的產品,怎麼講得好像是它先出了,對手還沒出?你順序有沒有搞錯?另外,Sony α9只有電子快門強,它的機械快門仍然不是跟1D2,D5同一個級數的~(至於機械快門要做什麼?Sony為什麼要保留它?它何種情況下重要?剛好板上最近有人在討論,就請你自己去查吧~)
lfjadsflk wrote:對比錯誤D7...(恕刪) 這些小弟都有學習過也清楚,但在單眼角度去看A9可能會覺得沒什麼,如果在微單的角度看,A9不就是一次新的進步?還有小弟沒說要對比喔,從來C,S,N發佈產品的策略就不會依照競爭對手的步伐,只是想表達佳能在一輪微單跟Apsc 的產品後,6D2也該到來了,不然風頭跟討論性都跑去對手了
Wahaha214 wrote:連結 Wahaha214 先生看你回文內容應該有點年紀 玩過底片也懂中片幅那為什麼你這個01帳號才申請不到兩個月?Canon 對焦不穩定 那已經是N年前的事了從發表5D2之後 大概七八年前吧 機身就可以調焦距而且只有APS-C片幅才會 全幅機率很低你在這裡一直說松下M43多好用多棒對於職業攝影來說 你講的根本一點吸引力都沒有你說135輸120太多同理可見那M43不就也會輸135很多M43好用 就好好的用大家都有各自喜好
moronNZ wrote:6D2的錄影最好規格到位,否則。。。。CANON NAB的大禮,5D MK IV提供CLOG的硬體、韌體更新,代價$99美元,後期出的5D IV就內建。。。在網路被砲到翻了 是分兩個機型:一個有內建C-Log,但是把99美金加進去售價。一個是標準機型,按照原本價格。資訊要看詳細。
顏色表現很難界定,我只依照我個人經驗說,CANON DSLR拍出來的感覺就像普通負片,CANON G2感覺有點像E100VS的調調,EOS 10D是顏色最精準的但是不太討喜(有人用IMATEST測過)不過120和數位機背的顏色尤其在有漸層的狀況之下真的比頂級135旗艦機來的好,有的數位120甚至比135旗艦機還便宜EOS 1000FN是我第一台自動對焦底片機,當時的CANON創新程度是很高,EOS 100有條碼掃描,其他機種有眼控,對焦速度打死NIKON,用過F801和F80的應該知道那個對焦速度,F65就不用說了,但是現在的CANON比起來比以前弱,在這邊有人因為對焦準確度問題從1DX2換成NIKON D5看你回文內容應該有點年紀 玩過底片也懂中片幅那為什麼你這個01帳號才申請不到兩個月?不是拍很久的人就一定要來01,也不是來01的人就=會拍照,所以註冊多久不是問題,我在攝影家手札混很久了,但是也很久沒去了,那邊的ID和這邊用的不同Canon 對焦不穩定 那已經是N年前的事了從發表5D2之後 大概七八年前吧 機身就可以調焦距一台自動對焦相機不管片幅大小,不移焦才是正常的,不是嗎? 如果這是奢望那真是蠻諷刺的我有發現不是只有變焦的焦點偏移現象,物距遠近的偏移狀況也不同,但是沒那麼明顯,或許這是個案也不一定,不過都是使用中央對焦點還有使用自動選擇對焦點和使用中央對焦點的移焦狀況,在同焦距下偏移狀況會不同而且只有APS-C片幅才會 全幅機率很低我本來以為是這樣,但是我拿我的EOS 30測試中央對焦點後,我發現的問題不是移焦,而是會飄移不穩定,對同一個物體一直做重複對焦測試,對焦表尺停止點會不同,而且我發現EOS 30的副反光鏡大小與下面的對焦模組開口和我的50D是差不多大小的,當然我用的是老全幅底片機,或許現在數位的會比較好,不過如果全幅不會移焦,那不是應該不需要提供調焦功能嗎?這裡有人用7D2拍軍機,他使用的心得是對焦會飄移不穩定,不是焦點偏移喔,那就證明我用EOS 30測試的結果了你在這裡一直說松下M43多好用多棒要說多棒,我只能說在價格和品質與重量上,M43讓我有常常帶出去拍的動力,以前的ENG要多背一台錄影機,現在是一體化,重量和體積就差很多,不然NIKON 35TI和CONTAX與RICOH GR那種小相機也不會誕生,一台會讓你常常帶出去也負擔的起的相機才有意義,當然對有特殊需求的人例外,現在拿50D和24-105出去拍覺得超級重又大,如果你是電視台記者,我相信你也希望那台ENG重量能在8公斤以下對於職業攝影來說 你講的根本一點吸引力都沒有有使用M43接案的職業攝影,有時執業的不拿M43或是相近類型相機是不得已,拍大頭照拿M43和APSC與全幅DSLR對消費者心理上感覺是不同的,花錢的會想我花錢拍照結果你拿一台那麼小的相機拍我心理上就會在那邊OS,所以不完全是一點吸引力都沒有,只是看拍甚麼東西與大多是怎樣的客戶你說135輸120太多同理可見那M43不就也會輸135很多我PO兩張照片,你先看看可不可以分辨出哪張是M43那張是APSC拍的,一台相機使用RDP III的顏色曲線,另一台使用相機的鮮豔模式,曝光不要看,看整體感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