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EOS 3 及EOS 1V

jenhoxen wrote:
只看資料您是會覺得...(恕刪)

不好意思EOS3和1V小弟正好都有
不是只看資料喔


當然資料我還是有的
下面是我手邊的1V開發者訪談








當然我之前說對焦/測光和閃燈都一樣的確過於籠統
1V仍然有比3優越之處特別是在對焦
但絕不是EOS3沒有ETTL而1V有ETTL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jenhoxen wrote:
當時Minolta是[完整]而不是[強],α7000時期那一系列鏡頭既吵又慢,我同事當時滿手的α鏡頭及7000機身還帶馬達全丟公司抽屜,出勤寧可用F3,後來還買走我的F3HP及FM2(我當然就換F4了)後來有機會pk兩個系統的AF表現,用火車比喻大約就像柴油車頭和電力車廂(通勤列車)的差別吧.
有人在抗議不想聽爛帳,Canon以外的事就不多談啦
對了,當時只有一支300/2.8,外加兩台短身/時滯超長、視野率不足97%的機身,您覺得它能幹嘛

怎麼拿人家初代比你家二代?
α7000機身就自動捲片哪來馬達?
F501跟F401跟人家初代α7000/α9000比起來才是悲劇好嗎?
您說Canon當時還沒有USM,我只是提出事實向您更正,人家可是準備好的哦.好東西一開始當然貴,之後慢慢普及.
"視野率不足97%的機身,您覺得它能幹嘛?"
當然還是拍照啊,沒有100%視野率就不能拍照了嗎?
系統都是慢慢建立的,一開始AF的機/鏡Nikon不是也沒人家MINOLTA完整?

Nikon的AF一開始也是落後人家,也是慢慢趕上然後超越.人家MINOLTA的AF,可是很久以前就支援f/8可以AF的.
其他地方也是,都是持續改進追上去或超越.

Canon最晚推出AF系統相機,但是架構卻最先進.
全新電子化接環帶來許多利益,例如TS-E可以開光圈測光,這在以前的移軸鏡頭上是做不出(很難商業產品化)的.Nikon走到PC-E終於跟上,這幾年的AF-S E也將一般鏡頭全面全電子接點化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