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EOS M3 55-200mm 信義區試拍

樓主的構圖非常的不錯
我很喜歡. 很棒

zcfoto.smugmug.com

scc0506 wrote:
2. 我的習慣是先求景深,很少用大光圈,有了清楚畫面,卻犧牲構圖,又有何用? 反之,有些內容放掉一些銳利,又何妨?


焦段越長視角越小,
背景壓縮感相對強烈,
縮光圈反而會嚴重干擾主體,
這支並不是什麼大光圈鏡,
即使光圈全開也不會有景深不足的問題,
基本上對應主體來選擇焦段,
是構圖的第一環,
如果第一個步驟就錯了,
而緊緊抓著一定要有景深才不是器材控或是糖水拍法的原則,
這就不是什麼堅持了,
其實我們都有這個過程,放開心去學習即可。
ds1441 wrote:
焦段越長視角越小,
背景壓縮感相對強烈,
縮光圈反而會嚴重干擾主體,...(恕刪)

+1
淺景深是為了凸顯主題, 這時候使用淺景深是加分效果
而即使用了淺景深還不能凸顯的主題, 那就不該用淺景深來表達, 會變得不知所謂
某些糖水拍法會讓人覺得討厭, 是因為"過度凸顯主題"的關係, 景深淺到整張照片除了主題以外都已經不存在了, 是扣分效果

事實上人眼看東西也是有淺景深的, 只是我們平常習慣性忽略掉罷了
過度強調不能有淺景深反, 而才不符合人眼看東西的感受
要讓淺景深成為加分效果, 而不是扣分效果, 拿捏的尺度就要一點經驗
135mm相機?
那應該歸屬於大判類了

繞射極限嚴格來說是和畫素密度相關
12MP的35mm片幅可到F16
24MP的FF就到F11
APSC 再/1.6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chungyilui wrote:
M3 會不會成為 Fuji...(恕刪)


進步很多但也貴很多@@~~
雖說M3應該會是fuji的好對手
不過fuji的定位應該還是高階些
畢竟原生鏡頭群富士還是完整些
如果是說M3還有轉接環的話~那這價位直上DLSR級別豈不更好?
不過如果M3可以像M1一樣大幅跳水的話CP值可就不一樣了

那M43優點也是一樣,在OP兩家貢獻下鏡頭群超完整的
雖說因為片幅關係在畫質上可能佔不到優勢
但是輕巧快速正是M43的極大優勢
看看那些小巧精緻的鏡頭,體積上絕對不是APSC片幅可以比得上的
其實我認識的樓主,出門是習慣ISO 1600~2000,f/8出發,

f/8對某些拍照人而言,只是個中點,不算縮光圈,

拍的內容常要涵蓋多重主題,進而產生juxtaposition的效果,

有張穿熊衣的先生,應對背後的廣告上女生,就有一定景深需求。

這時候f/4, f/5.6常常不夠用,所以才會有這個習慣。

換了完全不一樣相機,應該要一段時間熟悉吧。
很厲害, 那麼快就買了!


我上周去了香港的 CANON 陳列室試用, 還叫了職員幫我配上轉接環+小小白.

因為我本身是7D 用家, 有24-70MM 2.8L 和小小白兩支鏡頭, 我自己在拍攝時, 覺得要臨場換鏡對我來說實在太難, 背上兩台單反的話, 體力和財力也負擔不起. 所以一直有留意 CANON 的M 系. 前作都聽說有對焦問題, 所以都沒有太強意慾去買.

今次在陳列室測試過M3 直身, 對焦感覺還可以 (當然沒我的 7D 爽), 用慣單反的我, M3 拿上手拍攝, 重量重心不同, 有點不習慣, 但整體感覺是 OK 的, 就是怕他的電力不夠, 因為如果是我用的話, 主要用配 24-70MM 2.8L 來用, 這樣一來用M3 的電力去驅動自動對焦, 不知道可以拍多少張相片.

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M3照片, 來加強我的購買意慾




WilliamChuang wrote:
感謝S大分享使用經...(恕刪)



isroy wrote:
很厲害, 那麼快就...(恕刪)

真正比較感覺出耗電的應該是防手震功能
USM是很省電的馬達, 而且24-70對焦很快, 代表他對焦移動的鏡組並不重
對焦鏡片很重的鏡頭對焦會很慢, 像85L

scc0506 wrote:
全程使用 55-200mm...(恕刪)


樓主拍的不錯啊~~有幾張構圖很有意思~

就是圖檔有點小,看不清楚M3的真正實力
上傳到 Flickr 很多張都還是糊糊偏軟, 怪怪...

可有更多照片可看...

還是說是邊走邊拍!?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