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教6D+2470二代+600EX要幫親戚拍婚宴


cathy6236 wrote:
小妹平常喜歡跟朋友旅...(恕刪)

其實很簡單,主要室內色溫是最大問題,
600ex原裝暖色遮片就是解決這個問題,善用就好。
簡簡單單才是不簡單
來觀摩大家的分享。感謝大家的眾多分享。
www.photo-school.net 攝影學園,攝影學習的樂園
我也覺得不用腳架,目前以版主的狀況應先熟悉、流程,卡(跑)位,拍攝空間及現場光源及天花版高度、顏色等。

keyder wrote:
我也覺得不用腳架,目...(恕刪)


腳架是題外一問,因在別的地方有看到別人說我這設備這腳無法支撐@@
婚攝要拍到很"細工"的話
其實有很多種拍攝的設定方式
並沒有一定的規則及方法
妳有很棒的設備(可用高ISO的相機,標準焦段大光圈鏡頭,很好的閃燈)
基本上都可應付80~90%的場景畫面
以下針對你的PO文,簡單做回覆

1.親戚如果是因為經濟因素,單純不想多花錢,請妳幫忙,那就可幫忙,假如親戚經濟許可,那還是可以建議親戚聘專業婚攝比較好,妳仍然可以繼續幫忙順便學經驗,畢竟是一生一次的大事

2.盡可能拍高畫質的RAW檔,有任何狀況都可以再從後製再去調整或補救,要美編或修片也是RAW檔比較好調整

3.現在宴會餐廳天花板都很高很花俏且色彩繽紛,所以打跳燈+柔光罩(肥皂盒)的話,白平衡用機身自動白平衡就好,回來再用電腦軟體去調整色溫修正白平衡也是可以,必要時可再買一個黃色的肥皂盒,應付黃光環境用,就可避免雙色溫情況

4.24-70焦段快門1/60~1/100s應該夠快了,太快會犧牲掉很多現場光,手持夠穩的話,甚至可以考慮快門用1/30~1/50s

5.canon上閃燈ISO AUTO時應該會鎖在上限400,其實有些特殊氣氛下(例如新人進場),可以選擇關掉閃燈,以拉高ISO方式,多吸現場的光線(不要浪費了餐廳營造的燈光效果及氣氛)

6.6D+24-70焦段的話光圈2.8全開應該不會有多大問題,因為要拍很多人時,你的焦段應該也是在24mm左右,此時2.8的景深不會太淺,不用擔心團體中有些人會模糊不清的問題,而且多人合照時,大家大多會站在接近同一的焦平面上,景深位置都是相同的,除了敬酒圓桌照,可能要稍微縮一下光圈(5.6~8)

7.快門夠快的話,腳架幾乎不太需要用到,除非水平抓不準,或者需要裝離閃時才會比較需要用到腳架(充當燈架)

ps:
1.Herman老師,你那麼專業,觀摩對你來說太客氣了,哈哈
2."小妹"真的很好用,大家都好熱心
3.我不是專業婚攝,也是在學習中

祝拍攝順利愉快




yililin wrote:
婚攝要拍到很"細工"...(恕刪)
很棒的經驗分享!
收藏起來( ´▽` )ノ
usonplun88 wrote:
我看過很多類似的說法...(恕刪)


我之前跟你有一樣的問題...

後來據我的瞭解,這說法是建立在閃燈M模式情況下(手動控制閃燈出力)
此時閃燈出力固定
主體的亮度是由閃燈+環境光兩種共同加成,而背景只吃環境光源..
尤於光圈會影響閃燈亮度,而快門不影響閃燈亮度(因為閃燈擊發是一瞬間的)
所以造成光圈對主體的影響比對背景更大(相對來說),因而有這樣的說法
但這說法不適用於E-TTL,因為E-TTL閃燈出力會根據曝光三要素自動調節...

其實我覺得這說法真的要使用很有難度
畢竟就像你所說的,曝光三要素都會同時影響整張畫面...
新手硬是死記這個說法去運用,會搞到亂七八糟..
我聽過另一種說法,閃燈管主體,相機管背景...
曝光三要素決定整張畫面,閃燈補足主體曝光不足的部分
個人比較能體會這樣的說法~


kingjehau wrote:
我之前跟你有一樣的問題...

後來據我的瞭解,這說法是建立在閃燈M模式情況下(手動控制閃燈出力)
此時閃燈出力固定
主體的亮度是由閃燈+環境光兩種共同加成,而背景只吃環境光源..
尤於光圈會影響閃燈亮度,而快門不影響閃燈亮度(因為閃燈擊發是一瞬間的)
所以造成光圈對主體的影響比對背景更大(相對來說),因而有這樣的說法
但這說法不適用於E-TTL,因為E-TTL閃燈出力會根據曝光三要素自動調節...

其實我覺得這說法真的要使用很有難度
畢竟就像你所說的,曝光三要素都會同時影響整張畫面...
新手硬是死記這個說法去運用,會搞到亂七八糟..
我聽過另一種說法,閃燈管主體,相機管背景...
曝光三要素決定整張畫面,閃燈補足主體曝光不足的部分
個人比較能體會這樣的說法~


當你使用跳燈時,會影響的不只主體亮度,還有環境亮度

所以看你的跳燈要全亮,還是環境亮度捕光一部份,主體要補比較多,若是主體要補比較多就要外掛白反射片


婚攝考驗的是拍攝經驗、拍攝者對自己器材、機身熟練度,跟環境光線、色溫的控制,還有後製功力

所以要蠻全方位的,不是前面拍好就搞定了,還要會後製部分。

若不考慮太多

可以先用基本的方式試試看


相機管背景,閃燈管主體亮度(M閃)

背景OK了,主體太亮,降閃燈,太暗加出力

umax wrote:
當你使用跳燈時,會影...(恕刪)


您提到重點..
當然如果要使用跳燈,變數就更多了..
所以我覺得新手最好先學著使用E-TTL
kingjehau wrote:
當然如果要使用跳燈,變數就更多了..
那光圈管主體,快門管背景這理論還能用??


還是會有用到

只是影響就不大了



若多燈離閃 跳燈+直打補,

就是你要的光圈、快門、ISO 調好 +燈 調好 大致上就那樣一直拍,
在微調時,太亮 要降閃燈出力麻煩時可以縮光圈來做稍微的微調

這就會用到上面的光圈控制主體的觀念



我自己多燈使用時都是
相機設定好要的光圈、快門、ISO 在搭配閃燈手動出力去拍,太亮降閃太暗補閃

微調才會動光圈、ISO



若是有大出力外拍燈,不想吃現場光,又有另一種方式

靠外拍燈跳燈、或者直打 壓掉所有的環境光

這設定方式又不一樣了


上述方式要使用閃燈到一定熟悉度,不然再婚攝這種使用會GG

就連我在使用時有時還是會稍微趕不上步調,因為我只有單人單機拍,若使用上述全手動方式
還是要至少兩人一組比較安全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