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ios wrote:
我可以閃燈m模式全出...(恕刪)
同樣的中性,使用85L與85 1.8來拍,所拍出來的顏色還是有差的
中性不是沒有顏色、沒有色調,只是相對來說比較好調整
所以一樣的中性,5d,5d2,6d,5d3是有差的
顏色是很直覺的、很難用言語形容
c,n,s家在詮釋人像、風景,也是不一樣(都調中性三家顏色都差不多嗎?)
不過就是有沒有fu罷了,
如果對5d2顏色有fu,又何必勉強買6d來調整成類似5d2的顏色呢?
e30_892232 wrote:
雖然兩台都出一陣子了...(恕刪)
還有有些可能是有點誤差或誤會的觀念想澄清一下而已 使用習慣跟喜好各有不同 沒什麼對錯好爭的
順便對上一篇作回應
1. 在隨時跑景 又帶了幾顆鏡頭的情況下 換鏡頭+換裝ND鏡 我"個人"覺得很麻煩 每顆鏡頭用口徑大小也不一樣 加上"個人"龜毛 覺得ND鏡的色偏跟色澤畫質減損不是那麼順眼
明明大太陽下就是可以拍得很鮮豔亮麗 也許某些風格後製後沒差 但一開始拍到的顏色就是有差 如果要走艷麗風多少也會有影響
硬要說的話 ND也可以算是沒有不會死 但需要的時候沒有會不太方便又有點幹
只是個人對色彩的喜好上 偏好沒有會更好一點 雖然不一定會有明顯影響
2. 一樣 先不說價錢問題 當你帶的鏡頭多的時候 ND鏡一樣要帶的多 不要說可以轉接 大轉小你得犧牲安裝遮光罩 在某些場合遮光罩對畫質的影響遠比濾鏡大的很多
回到價錢 濾鏡的確再多片 也很難比多幾顆燈還貴 但燈有很多用途 跟濾鏡做固定用途不同 請別單就這方面來比較考量價格
當你已經習慣平常就會用到很多燈的時候 需要高速同步的場合只是多準備燈 準備ND濾鏡反而是多筆預算 不見得有省到什麼
然後 大太陽下需要大光圈的場合 1/8000也會有不用的時候 這時候的確只能上ND 但如果要再玩燈 剛好燈又不夠的時候 會希望能乾脆連快門也能壓回1/200以內 這時候ND8也不夠用.. (個人經驗
總之 我個人的習慣 ND濾鏡一定是排在高速同步後 沒有說ND不好 很多場合會是更輕鬆的解決方案 個人喜好不同而已
3. 最後我想你逆光補光覺得整張色溫不均的問題 應該跟高速同步沒關係 陽光的色溫跟閃燈本來就不同 您的問題也許可以在閃燈上加張 CTO色溫片之類的解決 或者.. 讓大出力棚燈或跟多閃燈壓過陽光之類
celios wrote:
我可以閃燈m模式全出...(恕刪)
小葉叔叔 wrote:
很多人都說發色有差異...(恕刪)
那發色應該問題比較小吧
我擁有CANON的相機 300D-->40D-->5D2-->1DX
發色 在低ISO下
40D發色 我覺得最好看
但是我覺得最優的發色的機器是 (5D 第一代)
發色問題小嗎?
晶片不同
顏色演算法也不同
不知道有人知道 KENT大 RIP嗎?
我有一顆 97%RGB的螢幕
現有的器材 1DX(RAW) VS 5D2(中性 JPG )
發色的濃郁度,細節上面
我知道 5D2表現可圈可點
只能說 為了高ISO
發色沒有以前的機器好看
還蠻後悔把40D給賣了
謠言終結者 wrote:
大大,你突破盲點了!...(恕刪)
等妳有了5D 和 5D2以後的機器 就知道了差異了
只能說 曝光構圖技術好
後製都可以省了
發色 當然就很重要
又加上 如果對光線敏感的人
懂得隨時用相機白平衡偏移
幾乎不用進去後製 LR PS
這是我個人看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