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建議你體會一下APS-C 20mm(=35/1.6x)左右的焦段鏡頭所照出來的照片,看看是否喜歡再談鏡頭的選擇。
我對鏡頭想法如下:
1.最少鏡頭數,但涵蓋足夠焦段: 16-35f2.8 + 50mm (or 85) + 70-200f4 IS
2.出國旅遊用(一個鏡頭):24-105f4 IS or 17-55f2.8 IS
3.追求畫質特定目的:CANON大光圈定焦鏡、Leica鏡(配機身)、Zeiss鏡(配機身)
樓主已有50f1.4,輕巧+低照度環境已足以應付。故建先買廣角變焦鏡。
廣角變焦鏡做得好的不多,我建議買16-35f2.8而非17-40f4。一次到位從此跳脫鏡頭迷思,拍不好別怨鏡頭。
現在人手n照像機,但一般人要拍出模糊散景人物照,小DC大多仍不易,所以70-200f4L其實容易讓別人留下美好的回憶照,樓主不妨借來試試。
有IS的鏡頭很重要,配合CANON超強高ISO表現,它使室內照、夜攝變得成功率極高,出國旅遊照沒腳架時都能拍得許多大家讚賞不已的"風景明信片"照。
特定用途鏡頭就是要花大錢,所以不用受限只能CANON鏡頭上去找。你用過Leica、Zeiss鏡頭後,可能有不少CANON鏡會被你賣掉。既然是追求照片畫質,應以鏡頭為主,配個堪用機身就好。比如 Panasonic L1+Leica 14-50f2.8-3.5 Asph、SONY α-100+85f1.4+138f1.8...都會讓你驚訝不已的。
這是我玩過 135->120->4x5 ->RF ->DSLR的一點小想法。
cslin0730 wrote:
Hello, 小弟是...(恕刪)
我的機身30D..
初期我使用17-85IS + 50mm/f1.8.
出遊外拍覺得17-85(乘1.6=>27- 136)是一各很好用的焦段.包含廣角.小望遠.
偶爾搭配50mm/f1.8還不錯..
在一次偶然機會.朋友說他想要接手17-85這顆鏡頭…..(終於可以順理成章給自己換鏡頭)
當初考慮鏡頭如下:
24-105 IS F4.0
24-70 F2.8
17-55 IS F2.8
結果是選擇24-70(大光圈F2.8.還有L加持)….

真正使用到24-70...真的有點不夠廣.....好幾次要拍風景..偏偏就差一點點(不夠廣)..

好幾次想把24-70..換成17-55這支...或是16-35...
看到樓主已經有50mm/F1.4..如果一定要”L”..可以考慮16-35 F2.8這支...
建議僅供參考~

Canon 85MM F1.8的效果
Canon 75-300 MM 的效果
Sigma 17-70MM 的效果
以上用的鏡頭雖然跟樓主所提的鏡頭Level差了一大截...但..最主要是展示一下各焦段在400D上的表現。

傷眼了...

我也想要L鏡啊....

Anatomist wrote:
根據我自己使用RF相...(恕刪)
想了一整天,綜合了一下Anatomist大大, 奧斯汀大大,....etc,各位大大的意見
仔細思索了一下自己到底何時會升級全片幅,自己是否有狂熱到要大光圈定焦鏡
最後的決定是Canon 17-40mm L + 50mm 1.4 + 70-200mm L IS (小小白IS)
至於Anatomist所建議的16-35mm L 二代, 所真的如果不是靠照相為生,我真的買不下手
(以下價格都用水貨去估計)
畢竟在有Canon 17-40mm 的選擇下, 多花個26張小朋友去追尋一個更完美的品質 16-35mm 二代
我真的真的


因預算考量,買一顆 16-35mm 二代 的花費, 只比買 17-40mm + 小小白IS 便宜個六七千,
如果配17-40mm + 小小白, 又比16-35mm 二代 便宜個 六七千, 如果只能選擇其中一個組合
就先買先爽的道理來說,買17-40mm + 小小白IS 組合似乎比較合乎我的需求, 畢竟自己的拍照定位尚不明確
買一些大大們推薦的好鏡,我相信是OK的,要脫手也比較容易.
至於如奧斯汀大大的大光圈定焦軍團,要等我上全片幅,努力工作再追求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