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果然有錢人都看不起便宜的副廠鏡頭阿

我不會覺得原廠鏡頭就一定贏過非原廠的,每家鏡頭有自己的調性,各有擅場才是。自己是用SIGMA 17-50mm f2.8,在中近距離拍人物,我覺得表現跟原廠17-55mm f2.8比起來毫不遜色,拍遠程風景倒是就真的略遜一籌。一位資深的攝影大哥前幾天拍照也拿出SIGMA 50mm f1.4,對於手上有許多L鏡的他忽然拿出一個金圈圈,我很有興趣地問他為何會用這顆鏡頭,得到的答案很簡單,「因為這顆表現比原廠好」。花90分的價格,得到90分是物有所值;若能花70分的價格,得到85分是物超所值。
老實說我也搞不懂~
怎會再說原廠跟副廠的好壞後~
都會歪到之後的賣價????
東西買了就是一時之選~ 當然啦~ 錢多亂買的除外~
買了不就是要用的嗎?? 買了還要想賣的問題~
那你擺在店家那邊不要買比較保值啦~
不會拍照的器材控 比較擔心價格問題~
專心攝影的 這些是工具不是保險~
我拿d90 我超想買17-50的!!!!

因為便宜又好用(有借過) 保固又久~~一堆好處
拍照好不好,是相機後面的腦袋,相機及鏡頭不過是工具.
今日科技進步,原廠及副廠差異很小,有時不是肉眼可以分辨出來,
如Tamron 28-75/F2.8 macro這一支,網上不少評家都認為幾相等於同類級canon的L鏡,
有L鏡的水準.
是原廠迷思?還是沒有原廠迷思?看個人了.
應該不會有這樣的人啦

不管本廠或他廠
只要能拍出你要的照片
就是好鏡頭
這種族群對立
應該只是一種行銷手段
畢竟
賣相機不太賺錢
賣鏡頭賺比較多
就像s家的鏡頭
就比機身賣得多
還能生存下就知道
如果s家的351.4比c家優秀
一定會產生排擠作用
畢竟c351.4是當紅炸子雞
也是一個金雞母
如果我是c家的業務
當然要棒打出頭鳥
c501.4曾經引領風騷一段時日
除了被50L取代以外
s501.4的崛起
讓c501.4黯淡不少

所以
廠商的競爭
就是消費者的福利
不管原廠他廠
把好的鏡頭端上來
自然有人會買單

就路人呀 wrote:
副廠這個名字本來就有...(恕刪)


沒錯

我覺得應該叫非原廠就好

況且這些非原廠鏡大多是CP值超高

原廠鏡再某些小地方或許小贏非原廠鏡一點

可能就是88分跟90分的差別

甚至某些地方非原廠鏡還超越原廠素質

但要花2~3倍的價錢去買原廠鏡

這些非原廠鏡也讓我們口袋不夠深的玩家有更多的選擇

感謝這些被稱為副廠的光學大廠



台北/ Steve Lee
花大錢如果還沒有辦法催眠自己說很好
那不就是冤大頭嗎
其實昂貴的機身和鏡頭. 確實有類似精品品牌的效應存在
不然廠商也沒必要特別為產品劃分等級高低了
這可以算是廠商刻意操作的結果

單論成像素質. 別說SIGMA/Tamron這些"副廠". 就連各廠的kit鏡都比一般想像的要威
事實上縱使成像素質很好
一隻鏡頭賣得太便宜. 到處都是. 確實不太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
(每次跟朋友聊到這個就會提起Tamron A09這隻好用的便宜鏡)


當然如果確定自己追求的是影像本身. ...有物美價廉甚至物超所值的鏡頭可以選擇. 就是一件好事
其實未必有錢人就一定會什麼看不起非原廠鏡頭啊!
像小弟以及週邊一些朋友,省喫儉用久久才買一顆鏡頭慰勞自己
的確也像大家說的啊,花十分的錢去買多一分的提升
但這是否值得當然見仁見智了
另外 為了以後可能改變拍攝題材或者想法
又不影響到家庭開銷,勢必會考量換鏡頭或升級的代價

小弟買過很多顆非原廠鏡頭
例如騰龍 a09,二手水貨放到過保,用幾個月折伍佰賣掉
SIGMA 17/70,二手公司貨,用兩年折一千賣掉
Tokina T124,新品水貨用兩年到過保,折七千賣掉
幾乎每一顆都很不錯啊!對得起自己的價格
至少物有所值,但T124痛到讓我不再買新品水貨
而且對部分非原廠廠鏡頭有一些稍微不能容忍的地方
所以換成原廠鏡頭,一概優先買進二手公司貨過保品
進進出出折的錢反而都在一兩千塊之內
(當然了,買副廠鏡頭也是可能折一兩千之內,只是這段期間拿的是哪顆鏡頭有差而已,現在對於買進賣出的價格比較有感覺,對於入手價格反到覺得還好)

目前就28-70L,17-40L,小小白IS,S50/f1.4,C50/f.8跟百微,全部都是二手公司貨
用的很滿意,除了S50剛買之外,剩下都兩三年沒動了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