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anis825 wrote:除了感光元件外,處理...(恕刪) 感光元件是先決要件!!處理器那些都只是事後演算成果的東西而已~感光元件大小就向先天體質好壞一樣~感覺就像...A車B車 都各裝了一顆一樣的渦輪~但是 A 車只有1800ccB車 卻有 2400cc同樣都是裝一樣的渦輪~ 但理論上 B車馬力會大得多!!
除了前面幾樓的大大說的顏色層次較豐富之外,還有個重點在於動態範圍(同一曝光條件下,暗部與亮部能獲得更多的畫面細節),是這個在影響畫面的立體感,並不是什麼淺景深,淺景深只是代表一個人的拍攝品味,並非器材的優劣。
把他理解成 FF機拍出來的照片是完整的一張圖片(稱之為A照)同顆鏡頭APS-C 拍出來的是A照片由中間剪裁下來的B照片所以B照四周的散景部分被剪裁,造成焦段看似變長(等效1.6倍)請問我這樣理解是對的嗎謝謝
Artanis825 wrote:小弟不才實在不知道是...(恕刪) http://blog.dcview.com/article.php?a=VW5TNVYwCz0%3D這時候就是有請洗老師的文章了http://zh.wikipedia.org/wiki/APS-Chttp://zh.wikipedia.org/wiki/135%E7%B3%BB%E7%B5%B1還有wiki的解譯
乙女座のシャカ wrote:你不是自己寫出來了嗎? 恩恩樓主只是知道所謂的全幅機拍出來比APS-C的好卻一點也不知道是因為哪個原件的差異造成的看來樓主必須要趕緊去買一些攝影書籍惡補囉因為這是很基礎的常識,稍有接觸到攝影的人應該自然就會了解的程度基本上這種絕大多數的人是不會問的如果連這種程度的問題都要問,那往後會問的還有一籮筐基礎知識,大家等著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