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 Style wrote:EF 16-135 F1.4 IS USM MACROPS重量不是問題,$$$才是問題.....(恕刪) Angenieux 24-290 T2.8超過10KG價格超過250萬nt做更廣會如何呢?
EF 28-140mm F2.8-4 IS USM廣角端在台灣雜物多的環境,28mm就很好用了;小望遠到140mm可涵蓋生活照與街拍範圍.近端F2.8遠端F4,基本散景需求都能達到.解像力不用頂尖,但發色要自然,反正全片幅下不放大看都還好,不用拉色彩曲線比較方便,最近對焦距離40cm以下.這顆700g以下,低於NT 50000我就一定買.
所羅門的惡夢666 wrote:Angenieux ...(恕刪) 這顆是PL mount的電影鏡頭,印象中上市快10年了~台灣引進略晚,普通的片子用這支很方便,開銷上雖然代替基本組五支定焦後還要貼錢但省掉換鏡頭和攝影師微調鏡位的時間~但印象中這顆成相圈是做給Super35片幅用的,用在全幅上不確定有沒有黑邊?我只知道7D可用, 5DII或1Ds沒試過(我猜會打反光鏡)7D接這顆一整個好笑, 整台懸空螺絲不用鎖, 腳架直接鎖鏡頭7D的HD, 上這顆頭算牛刀此外我用這顆只拍過EPIC的4K, 光圈全開畫質頂的住但現在全幅機畫素隨便都超過電影的5K,就算沒黑圈畫質不一定能被接受.....話說原廠是有出PL to EF轉接環啦~7D也有出改裝品, 改完直上PL電影鏡但就算能用,這麼大一顆頭(前玉160mm? 忘了) 只能手動對焦要命的是對焦環的轉距幾乎360度!電影鏡頭的對焦環走距都設計的特別長,這樣才有更精準的跟焦手感,但用在平面上大概會抽筋.....
愛展能一顆電影鏡頭兩百多萬實際上貴在哪?1.全焦段變焦時進光量恆定不變這點很少見不信隨便拿支號稱"恆定光圈"的L鏡變焦試試~變焦時亮度就是會飄這個要做到很難~推測鏡身有有設計光圈連動補償2.所有焦段對焦時完全沒有呼吸現像呼吸現像~對焦時畫面會隨著焦距改變而稍微放大縮小這個要做到更難~因為要把對焦環跟變焦環內部做連動才能補償呼吸現像...甚至定焦鏡內部也有"隱藏式"變焦機構, 用來補償跟焦時的畫面縮放但也有例外例如ARRI 50mm T1.9那顆,就是會大口呼吸的名牌定焦電影鏡菜頭CP2那組藍圈PL鏡頭也是~不過價格低...呼吸就睜隻眼閉隻眼吧!3.號稱世上最強變焦電影鏡頭這個就不多研究,總和考量太多了~我就認為ARRI的45-250mm不錯, 12倍ZOOM有點過份.....可惜恆定進光量和不呼吸這兩件電影鏡頭最重要的事, 平面都用不到.....
marcowuu wrote:不信隨便拿支號稱"恆定光圈"的L鏡變焦試試~變焦時亮度就是會飄這個要做到很難~推測鏡身有有設計光圈連動補償...(恕刪) 這個一點都不難設計一個機構隨著變焦改變遮罩(第二光圈葉片)大小就好了L鏡也有這種設計啊通常鏡頭一定都是廣角端光圈大, 望遠端小要怎麼做到恆定光圈? 最簡單的就是把廣角端限制住就好了
meridian wrote:這個一點都不難設計一個機構隨著變焦改變遮罩(第二光圈葉片)大小就好了L鏡也有這種設計啊通常鏡頭一定都是廣角端光圈大, 望遠端小要怎麼做到恆定光圈? 最簡單的就是把廣角端限制住就好了 看單張也沒太大感覺隨便找支大三元用M模式錄影自己試試就知道再來跟我說原廠頂級變焦鏡的"恆定光圈"是不是真的恆定?原廠鏡頭變焦還不到三倍變焦時影像亮度就會偏移,愛展能那支做到12倍也沒這問題...大部分的問題都是這樣不影響大部分使用者, 差不多就好要滿足專業用途,就要100%解決問題再貴也有人買不論問題有多難用嘴巴解決的時後一點都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