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微距新鏡]Tamron90mm f/2.8 Di MACRO VC USD

mansun999 wrote:
SONY百微也才2萬...(恕刪)

mansun999 兄:

CNS系統狀況不同,不能這樣比!
CANON至今已經改三個不同結構版本的百微,NIKON則是改了兩個版本,SONY則是都沒有改過版本,而當初各家原廠百微價位是差不多,記得NIKON和MINOLTA百微大約都是一萬多台幣左右。

背景:1985年MINOLTA改自動Alpha卡口,canon 在1987年改EOS卡口,NIKON機身馬達自動對焦鏡頭1986年一系列開始。


CANON則是有三版。
1990年10片9群結構,2000年,更新為USM超音波馬達12片8群結構,2009年改版增加L等級與IS,為15片12群。
EF100mm f/2.8
EF 100/2.8 USM
EF 100/2.8L IS USM




nikon有兩個自動對焦版
一版是1990年AF啟蒙,為9片8群結構,93年增加D距離資訊能力。
2006年改AF-S N鍍膜 二代版VR,為14片12群結構。

AF 105/2.8
AF-S 105/2.8G VR N




SONY百微一直未改只有一個版本結構。
是從1986年8片8群版開始 1993年換一次,2000年更新改善自動對焦對焦環轉動與距離資訊等,2006年SONY復刻。



diffusionless wrote:
mansun999 ...(恕刪)


謝謝你的解說~

其實我也沒用過sony百微,不知道和T的90微畫質差異多大.

但是FOR SONY把VC拿掉,價格還是一樣感覺很差
Tamron 90微一代的評價這麼高阿....
我看拍賣很便宜耶,
都一萬三左右而已,
EF接環可不可以用阿,
不想到時aps-c機身被時代淘汰後鏡頭不能用,
價錢差不多,
要買這支還是買原廠的百微呢?
從D大分享的結構圖看來,日鏡新一代百微設計都趨向複雜,相反的德鏡這邊卻非常"傳統",Leica 100APO與信乃達新款85/2.4 Makro都是標準雙高斯加浮動鏡組就搞定了。


ds1441 wrote:
Tamron 90微...(恕刪)


90微一代畫質是不錯
但非IF設計以及龜速的自動對焦讓我忍不住換百微L

phuang3 wrote:
從D大分享的結構圖看...(恕刪)

phuang3 兄:

LEICA 100 AME已經是80年代設計。
這兩顆都是0.5X,leica那顆要做1:1還要貴鬆鬆ELPRO。
另外這兩顆算是

像NIKON 85/2.8 PC-E也是作0.5X,設計也是簡單6片5群結構


後面自動對焦鏡頭設計,主要是受限自動對焦對焦設計關係,特別是內對焦設計的光學通常會巨大許多。
而微距鏡要面對近距與無限遠畫質取捨平衡!
NIKON 85/2.8 PC-E Macro我本想入手,無奈價格高昂而且沒有浮動鏡組設計,結構上只能算是Leica 60/2.8 Macro的翻版,我認為近拍畫質應該不及Zeiss 50MP。

PS.內對焦微距鏡在商攝、靜物上並不好用,除非能搭配微距雲台方便調整視角。

phuang3 wrote:
NIKON 85/2...(恕刪)

有拉!

NIKON的浮動鏡組設計稱為CRC(Close-Range Correction) PC-E Micro NIKKOR 85mm f/2.8D


不過,PC-E貴在更大成像圈設計與複雜機械設計,所以造價都是不便宜。
除非有商品攝影需求,需要控制焦平面或透視變形,否則是不太需要花大前買PC-E。

另外NIKON這個設計有兩顆是同樣光學結構,老的那一顆是1999年發表85/2.8 PC,同樣具有移軸與傾斜能力,只是少了N鍍膜與-E電磁光圈功能,日雅大概九萬多日幣。
原來Nikon的CRC就是floating element。 是我錯怪它了,下次有機會買一顆接到5D2來玩玩,Tilt功能拍靜物很好用!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