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貼近完美的機身蓋」- 蔡頭ZE50/2使用一年後感與購買淺談


看完這一貼,有些想法實在不吐不快

只要接上ZE50,我從來都沒有去擔心銳度的問題,因為它應該是我用過最銳的鏡頭了。



因為它是微距鏡,銳度好是必然的


蔡司引以為傲的T* 鍍膜有著很強的抗耀光能力,像上圖一樣對著太陽幹也能保留不少細節。


如果不是樓主的保護鏡太低階,說實話這種抗耀能力真的太差了
何況這支鏡頭的前玉離鏡頭最前緣還有一段距離,幾乎可以說是有遮光罩一樣,如果還跑出這種炫光跟光斑,建議樓主卸下保護鏡再拍一次。不然就是這支鏡頭抗耀能力有夠差。


這顆鏡頭的表現並沒有因為拍微距而變差,銳度依舊,一樣變態。


樓主,再提醒您,它是微距鏡。


用了一年的蔡頭,我還是沒有弄清究竟蔡司發色為何物。


因為您的照片大部分都後製過而非原始JPG直出。


由於變型控制好,我亦嘗過用它來拍全景,一樣有很不錯的outcome。


50mm的變形控制如果不好,那zeiss可以去撞牆了。
但變形控制好,跟拿來拍全景接圖沒有對應關係。



這是一支微距鏡,建議樓主多以微距攝影的角度來評測這支鏡頭比較好
圖片也少後製改色,比較能看出zeiss的發色。








大大拍得真好!讓人了解到這支鏡頭的實力
一星期前購入,目前也是以 MP50.ZF2 為機身蓋,慢慢練習中…
對焦不準的問題,機身本身的關係吧…目前使用D4的合焦指示燈沒有問題說。
ADILIN wrote:
看完這一貼,有些想法...(恕刪)

哈哈(眨眼一笑)
我的部落格,歡迎來坐坐:blog.yam.com/weatherman
一兩星期就慣了
ben745018 wrote:
大大拍的真好啊 請問...(恕刪)
其實這也只是個人觀感。

因為數碼jpeg太雞肋,網絡上的高手大多都會後製照片的色調,
既然大家都後製了那鏡頭的發色的差別便變得相對地不明顯。

不知是否先入為主的感覺
Sigma的鏡頭拍出來是真的有一點點黃
但也不會覺得很醜。

shiriliong wrote:
“在數碼時代,不同的...(恕刪)
大大請息怒


我沒有差常清潔保護鏡的習慣
也許真如你所說浪費了這支鏡頭。

另外全景如變形控制的關係是我自己想出來的
因為我認為變型少的鏡頭較容易接圖。

最後這篇文只是我使用ZE50的感想,不是什麼專業的評測,
我真的沒有經常那它拍Macro,因為我是把它當標準鏡來使用的,
我覺得用得很愉快,所以說說把它當標頭來用的感受。

至於後製問題嘛,我拍片都很少不後製的,這是感想不是評測,所以我也沒有拍些沒有修圖的相片的打算。
另外其實每個人對後製的定義都不同,我認為機身SENSOR的色彩Curve已是後製。

對不起大大,因為小弟的無知而讓你不愉快了


ADILIN wrote:
看完這一貼,有些想法...(恕刪)

ADILIN wrote:
看完這一貼,有些想法實在不吐不快...(恕刪)



我有些想法也是不吐不快

樓主是發感想文, 而非評測文

不太懂您雞蛋裡在挑什麼骨頭??

再者, 樓主說不知Zeiss的發色為何, 是因為現代人都可以利用後製來達到某些效果

並非指他真的不懂Zeiss鏡頭的發色, 卻又被您酸了一番?

樓主的發文不需要對您負責,同樣地, 您有不同的意見可以提出

但不須如此咄咄逼人!





chatnoir0504 wrote:
我有些想法也是不吐不...(恕刪)


所以,我不就提出我的看法了嗎??

不管是不是評測,敢在01發文,接受挑戰是必然的
不然,看的人只能喊好,是嗎??

閉著眼睛喊讚,才是對用心拍照的樓主最大的侮辱

就抗耀那一項,請你告訴我,樓主的照片哪一點看出T*的抗耀很讚了??
ADILIN wrote:
所以,我不就提出我的...(恕刪)



我知道您是在說出您的看法

但如果您覺得您口氣很好的話, 那算了~ 當我沒提

或許寫者無意, 閱讀者有心

BTW , 抗耀性的確不好 ~
照片100分,樓主攝影加上後製的功力絕對佔超過9成~~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