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IGMA 又一改款旅遊新鏡

jassboy wrote:
謝謝.....
不過我用的是SONY A系統....有的等了^^!
那隻B008我之前有注意到....但沒下手的原因是.....它把防手震拿掉卻賣的比C家與N家貴(無言).....

SIGMA公司說這隻18-250mm Marco 推出SONY的版本同樣也會去除防手震.....

希望它的價格可以較C家低...最少也要一樣^O^...(恕刪)

SONY機身本身就有內建防手振啊

只要有防手振的機身就不需要接防手振的鏡頭
就算接上去效果也不會比較好

以前用Olympus m4/3機身接Panasonic 45-200 O.I.S鏡頭
我都一定把其中一樣關掉..
jacky.jou wrote:
18-250-mac...(恕刪)

http://dc.watch.impress.co.jp/docs/review/lens_review/20120726_549157.html

照片看起來,望遠端一樣不及格...
不過沒關係,很多人會看到250就去買的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大多數的高倍率旅遊鏡..
及中望遠變焦鏡(70-300mm)..
只要一超過200mm端成像就軟掉了..

這也是不少人提200mm以後的焦段就算是用送的...

小小黑、騰龍A005、Nikon 70-300mm VR都是如此..

雖然胖白70-300L IS也有一點,但至少比那幾支好一些...

要說200mm以後之焦段成像優..
就只有騰龍A20跟Nikon 28-300mm VR等全幅適用之旅遊鏡,再好也不過了
另外SIGMA 70-300(無OS版)之窮人中望遠鏡頭也是不錯的選擇..
抓住光與影 wrote:
大多數的高倍率旅遊鏡...(恕刪)

也不用說到望遠端,有些到中望遠的部分就很悲劇了

以前用過一週就賣掉的Sigma 18-250,望遠端
http://www.the-digital-picture.com/Reviews/ISO-12233-Sample-Crops.aspx?Lens=476&Camera=474&Sample=0&FLI=6&API=2&LensComp=490&CameraComp=474&SampleComp=0&FLIComp=7&APIComp=1

自己ab測試之下,Canon 18-200的200裁切後比他還清晰得多



tamron 18-270這隻我沒用過,但看起來似乎也相去不遠
http://www.the-digital-picture.com/Reviews/ISO-12233-Sample-Crops.aspx?Lens=476&Camera=474&Sample=0&FLI=6&API=2&LensComp=492&CameraComp=474&SampleComp=0&FLIComp=7&APIComp=0



從那天開始我就知道一件事情,畫質好的200mm遠比畫質不好的250,270,300還來得重要
所以我反而期望有廠商能不會一味的加焦段數目,這沒有意義,做一隻畫質達到完美的18-135我覺得還更有意義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R6.2 wrote:
也不用說到望遠端,有...(恕刪)

確實是...


若SIGMA旅遊鏡畫質沒好到哪裡,那B008那支就不用提了
不過當初我買B008不在乎畫質,而是在乎對焦速度


特別是很多人寧願選一樣是18-270mm的B003而不選B008
其主要原因是雖然沒有超音波馬達,對焦慢,防手震較大聲
但是日本製的鏡頭跟紮實的畫質就值回票價了
最近我也在考慮要買B008還是Sigma二代鏡,圖的就是輕便,只是不知這顆二代鏡和一代相比,畫質是提升,還是下降
will wrote:
最近我也在考慮要買B008還是Sigma二代鏡,圖的就是輕便,只是不知這顆二代鏡和一代相比,畫質是提升,還是下降...(恕刪)

兩顆鏡頭都半斤八兩吧

只是二代鏡較輕較小,如此而已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