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也是你個人的問題。明明是你自已控光的問題,想拍好,先去了解光圈、快門及ISO的觀念再說吧!你自已連簡單的EV值就不會控製了,還想拍出好照片!反而在怪全幅和畫質。像你這樣的人,真的是太多了。一開始都跟著別人買單眼,買單眼的用意就是拍出來會比消費機來得好。但有心想學的話,會自已去摸索找進步。而不是像你一樣在這裡怪片幅,全幅和畫素問題。自己都不撿討,還牽拖設備。像你這樣的話,過沒多可能就會把相機放到網拍賣二手了。
全幅如果沒有開全尺寸的RAW,我覺得沒有比較上的價值。縮圖其實大家長的都一樣,真正的細節在於"細緻"。如果平常只是在網路上分享72dpi,我覺得大致上都差不多,什麼立體感、透視感、空氣感,就算用小DC、用對的焦段和構圖都可以達到。但是,如果你看過攝影展,輸出90cmx100cm的那種大圖,全幅的畫質才能表現出來。(但這種表現有點龜毛,你要貼著五公分去觀察每個點)但是如果你站三公尺,那種細緻度其實也已經夠了。我自己有拍過底片,最近在接觸76。老實說,如果你只放大5x7的照片,甚至只是掃描,那...有差嗎?
swt77408(小李) wrote:首先個人承認,這個問...(恕刪) 18-55我也拍不好但是50-1.8卻是顆好鏡(我是窮人)我用500d拍了一段不小的時間後才開始用TV先決AV先決拍攝馬上有了全新的體驗當下照片也馬上有進步現在熟了開始用M模式自己亂調亂玩體會更多雖然底片機我玩了10幾年但是數位相機很多地方不一樣所以我必須重頭開始學習先把相機摸熟再來你就會知道缺什麼現在我的500D還是用的很爽沒想要換但是想買鏡頭入門相機別太相信他一些AUTO的部分通常不太準...
屌良 wrote:對不起,請問一下~片...(恕刪) 片幅? 全幅? 這兩個定義不同的東西要怎麼比~你該不會以為 APS-C 就叫做"片幅"吧,如果是,那這誤會就挺大的~就跟「怎麼拍出景深的感覺」一樣的積非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