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追求高畫素的時代 但鏡頭的解析卻跟不上機身,
之前比較有空就想說來驗證一下低畫素密度與高畫素密度的差異,
一台 20D 另一台 550D 數值都調中性 鏡頭則是用 24-70mmL 開 F8,
然後進 DPP 調整銳利度 20D 與 550D 皆調至 +7 (實際上 20D +5 就夠了)
拍出來之後兩台都在相同的解析度下相比 550D 相較之下畫質輸不少,
說穿了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像現在的 5D2 與 550D 相比,
而且後來也相同拿 20D 與 5D2 相比 (兩者畫素密度為接近) ,
20D 的畫質表現跟 5D2 幾乎沒有差異甚至是再好一點 ,
不過畫質再好功能性及機動性還是沒有 40D 的好,
所以在鏡頭解析力能配合上高畫素的相機以前 低畫素密度的相機還是較佔優勢,
拿 5D 和 5D2 相比就更加明顯 , 不過在高 ISO 下相比當然還是新的相機好.
純屬個人實測下的以及參考魯師大的見解 還請各位勿見怪 <(_ _)>
舉例來說,你把Fn IV的第一項改成2
這樣以後全部對焦都在AF-ON
這樣對焦改成servo,就可以同時兼顧高速對焦連拍
還可以對焦後改構圖,比較不會被對焦點限制構圖
拍攝成功率也會高很多
另外回答樓主,我之前用了5年的5D,今年升級完全不考慮5D2
因為我有搶拍需求,所以就升1D4了
所以你主要拍什麼主題很重要
請想清楚,不然買一台很重的磚頭對你來說沒好處
現在我有連拍需求,我會帶馬四
但如果有超廣角需求,或是輕鬆的行程,我還是會帶老5D出門
馬四成為主力之後,對我來說,最大的困擾就是無法只帶2470就出門了
我的50 1.4之前甚至變得跟廢物一樣
(近期是把5D + 50 1.4,或是5D + 8mm 3.5當成隨身相機用)
話說回來,你要說5D2完全無法應付搶拍需求嗎?
倒也不盡然,否則我過去5年早就死了
現在線上還是蠻多攝影記者是帶5D2出勤的
至於景深跟畫面純淨度
老實說我覺得除非你經常有需要出大圖
不然只是要丟圖在網路上跟朋友分享的話
我覺得無論是馬四或5D2,我覺得他們在縮圖後的差異並不大
相機、鏡頭都只是為了解決你影像需求的工具
因此
你要先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不然網友回應再多都沒有意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