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的高ISO表現較為乾淨這並不意外,但成色上CCD則是較飽和豔麗,
即使以Canon 450D這老機的高ISO極限為1800,在目前看來還是相當乾淨,
這沒什麼好爭論的,兩種特性、特長本來就不同。
在來說到發色問題,許多作品都是在良好光線、後製等情況下所得到作品,
如果你實際把玩過同是使用CMOS的Canon、Nikon機種,
在室內日光燈下拍照,預設直接傻瓜的P或Auto模式拍照,你可能會幻滅一些想像,
以自己把玩過得經驗是,Nikon的膚色會較為蠟黃或灰白,朋友間戲稱殭屍色,
Canon會得到較為粉紅色調,在我看來都不是很自然,只是一般人會以Canon的接受度高些,
但若是在適當控光之下,就會相當不錯,當然後製後會更上層樓。
高ISO表現怎樣,你要相信自己看的?還是人家說的?
就像是西平英生的鏡頭評論,明明他A鏡測試照較佳、B鏡較弱,
打分數結果卻是反過來!?是筆誤?是放錯照片?還是某種立場?你要相信你看的?還是他寫的?
如果測試照都可以下載來看,所有EXIF資訊都可見,你還不相信自己眼睛嗎?
你的文章引了許多連結,其實我都沒去看,我只是想表達的是,相信你自己所看到的吧!
僅在此轉貼的第七段供您參考 若需全文 請各位版友自行搜尋
<攝影師的七級分類> (By Ken Rockwell)
器材測量意淫者: 最低級
這些男性(他們的確都是男的)對於藝術和攝影沒有興趣,因為他們沒有靈魂。
靈魂的缺乏使得他們無法表達想像力和感覺,
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使他們拍了一些照片,也全都是廢物。
絕大多數人擁有技術方面的愛好,比如工程、電腦和科學。
這些人過於在乎用數字評分,他們完全忘記相機或測試表的良窳與照片的靈魂並沒有任何關聯。
因為他們太在乎測量器材的性能,所以我們給予他們「測量意淫者」的綽號。
不幸的是,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到KenRockwell.com來尋找關於器材性能的資訊。
他們也玩音響,電腦或車子。正如他們看待他們的相機,
他們把這些當玩具,而很少把它們用到原本該用的途徑上。
年輕一點的玩遊戲、上網或聊天。年紀大一點的則加入「相機/器材」俱樂部。
(你早該加入「攝影」俱樂部,而不是相機俱樂部、或任何打算給藝術評分的俱樂部 ─ 因為藝術完全是主觀的,不能用數字評分。)
同樣地,這些人從來不用他們的器材創造出引人注目的東西。但是他們肯定會為擁有、獲得或與你談論這些器材而感到興奮。
這些人忽視的一種工具是唯一的有用的工具:光線。
為了他們自己的緣故,他們只對器材感興趣。
如果你讓著他們,他們會講得你耳朵生繭。
但是一旦你想看看他們的作品,他們的聲勢一下子就消失了,
或者他們會以為你想看看他們的器材。
一個有不錯的作品集的人不是器材意淫者。
擁有器材比好作品多的人、有成堆的技術文章而幾乎沒有有趣照片網站的人大概就是器材意淫者了。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和這些人交往、與他們聊天、或者看他們的網站。 對於單純的人來說他們像是知識庫,但是他們病態而缺乏活力的靈魂特別喜歡把你扯入到他們自己的地獄去,讓你的靈魂一輩子困於擔心鏡頭銳利度的泥沼。 一旦你開始擔心這個,除了磚牆和測試表外,你將再也不會拍任何別的東西。
這些人很容易辨別。如果你已經讀到這裏,你大概已經看過他們的網站了。
他們經常有很多關於器材的資訊,但是幾乎沒有真正的攝影作品。
如果一個網站沒有你崇拜的照片,你得當心它提供的資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