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這..這真的是7D拍的片?

啊啊樓上好像有點誤會,

我來講解一下這影片的原理好了!
其實這影片沒用到什麼高深的後製技巧,
首先軟體方面應該是aftereffects以及twixtor這個外掛,
twixtor這個外掛主要功能就是可以無中生有的生出兩個影格中間的那個影格,(當然他還可以生出更多影格)
然後這兩個影格基本上必須有所關連,他會比對這兩個影格的差異,生出中間那個影格,
所以這兩個影格也不能差太多。
所以假設今天相機可以每秒錄三十隔,那運用軟體把每秒補充成一百格,再慢速放出來(恢復每秒三十格或二十四)
那整個動作就會變慢,也就變成慢動作的影片了。
不過為了軟體運算的合理性,一開始每秒格數當然越多越好(影格和影格間的差異越小,軟體比較好猜出中間影格大概長怎樣)
因此canon單眼的每秒60格錄影就非常好用了!

再來是雨滴部份,
那個雨滴並不是真正拍出來的,而是aftereffects中的粒子特效,基本上他沒針對粒子特效做什麼很高難度的改變,
內建的數值調整一下就會變成這樣......
請問 550D 影片 後製軟體是甚麼的? 才可以達到哪樣?
方法都一樣,
基本上三個的錄影性能沒差很多......
不過這些軟體其實沒那麼簡單,都是專業的特效軟體,
所以如果要學除了買軟體的幾萬元要花以外,
可能還要花點錢和時間去上點課......
好好看書才知道怎麼用

學AE


151515151515
yansson wrote:
說到7d,我想借版一...(恕刪)


那個紫邊是鏡頭問題. 別以為L不會紫邊.

ISO100的雜訊, 看接受度吧.
畢竟看圖沒在1:1看的,


mcdyessjin wrote:
可能是為了拍出藍天 ...(恕刪)

這樣很完美,請問是機身直出jpg,還是像那位攝影師一樣raw轉jpg?
若是機身直出,會不會機身已經除過雜訊?
http://www.facebook.com/photo.yansson

yansson wrote:
這樣很完美,請問是機...(恕刪)




這是機身直出
不過照理說raw檔用軟體轉jpg會更好才是

這種低光或暗色下雜訊爆開其實數位機很常見 不只7D這樣
尤其是我注意一下他銳利度都開到7...顏色要不爆也難


mcdyessjin wrote:
這是機身直出不過照理...(恕刪)

感謝解惑,您說得很有道理
http://www.facebook.com/photo.yansson

mcdyessjin wrote:
可能是為了拍出藍天 所以刻意減曝
所以會有點像開高ISO一般整個爆掉

一般受光正常的話 ISO100大概是這樣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54/5545406774_d10f1e98f6_o.jpg


這張光圈開F11結果快門剩1/100秒,如果光圈再大一級F8的話應該晝質會更好一點吧,開F11反而邊緣出現明顯的紫邊了,沒EXIF可以看的話恐怕會誤會怎麼2代L鏡的畫質也不怎麼樣呢....

不過我若是拿手上的平價28-135也拍F8的畫質,大概只能被L鏡巴假的吧....哈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