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想入手L鏡解敗家之渴,敢請眾位大神推薦?

強烈建議先入手 24-70mm f2.8L USM ,畫質沒話說,涵蓋常用焦段,還可預留將來升級全畫幅機身,唯一問題是『較重』,不會後悔的
大約8~9年前,當時有C/Y鏡10多顆,後來因為改用更方便的G2,就把手上所有的C/Y鏡全給賣了,只留下測距連動相機所缺的MP 60mm微距鏡和長鏡100-300mm(加近寫環當微距鏡) 500mm而已.

4年前換400D,就Takina 12-24mm+Canon 24-105mm凸全島,後來換40D,也是買Takina 12-24mm+Canon 24-105mm.換5DII後買了Sigma 12-24mm+Canon 17-40mm+24-105mm+70-200mm+70-300mm+100-400mm.

後來覺得17-40mm,70-200mm和100-400mm極少使用或根本用不到就賣掉了,換400mm f5.6.

某次用Canon 24-105mm 光圈f11和f16 拍台南鹽田,被退件說是景深過淺,才開始買回一些以前常用的C/Y鏡.
感覺平常最實用的還是這顆24-105mm.

拍活動案時,就(不帶背包和腳架)Canon 24-105mm +Sigma 12-24mm(放攝影背心口袋)
拍風景就小背包+腳架+21mm+25mm+28-85mm
拍建築就小背包+腳架+Sigma 12-24mm+ 21mm+25mm+28-85mm
遠地外拍就大背包+腳架+Sigma 12-24mm+ 21mm+25mm+24-105mm+28-85mm+28mm+35-135mm+135mm+400mm

28mm+35-135mm+135mm這3顆使用機率實在太低了.

18mm,50mm及60mm和Canon 70-300mm確有必要才會帶.

由於28-85mm使用機率太高,最近又多買了一顆備用的.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當時要換5DII時,原本考慮過16-35mm和24-70mm.

後來決定還是Kit組的24-105mm,這顆Kit鏡比24-70mm多了70-105mm的焦段實用多了,而且便宜又輕量,24-70mm只贏在光圈大而已,但我從不用大光圈拍照,至少都是f5.6以上,要是買了24-70mm,勢必還得補一顆70-200mm,雖然當時買的是24-105mm,70-200mm還是買了,但一直都用不到,後來就賣掉了,發覺100mm以上的焦段使用到的機會實在太少了.

當時聽說16-35mm有問題,就改買17-40mm,後來才知道,原來有問題的是一代鏡,16-35mmLII就沒問題了.但後來發覺,17-40mm使用機率並不高,反而是Sigma 12-24mm才夠廣,在拍室內空間或高山攝影時.

雖然Sigma 12-24mm畫質不如Canon 16-35mm,但廣角夠拍得到才是重點不是嗎?

5DII的畫質,剛好可以彌補Sigma 12-24mm畫質不佳的問題,相信不會比7D+Canon 16-35mm還差吧!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24-70mm f2.8L USM 可能不久後會出2代 入手16-35 f2.8 2代為優先考慮 個人覺得以f2.8光圈來說16-35比24-70mm利 是可用光圈 以後上5D3後 再補一支24-70mm f2.8L USM2代或24-105mm f4 就好了 
以焦段來說,全幅機以16-35mm+24-105mm絕對比24-70mm+70-200mm來得更實用很多.

要是以前我沒用過C/Y鏡的話,或不習慣手動對焦的人來說,16-35mm+24-105mm的組合是很不錯的.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感謝各位大神的建議!
01果然就如我所預期的,揪甘心嘿,對於我這樣的老掉牙傻問題,大家都願意熱心提供意見,可見台灣真的還是寶島,溫情滿人間,呵呵
剛剛回家把各位的建議仔細閱讀了一下,實話說,和我之前的爬文經驗相當類似,果然在這個課題的選擇非常豐富,角度也不一而全,這也是我當初發問的原因。
但畢竟參照了大家的說法,對心中的部分想法也有了進一步的釐清。

現在先回應幾位大大的建議,希望在本版的討論上能藉助大加的發言,最終讓我這個門外老漢能勇敢的跨出記錄人生美好的一大步



falconyin wrote:
年事漸高,早已邁入中...(恕刪)
------------------------------------------------------- 蘋果拉到北京還是蘋果啦!

任任a wrote:
感覺版主手邊的器材應...(恕刪)


@任任a:的確我目前的「戰力」和各位比來相去甚遠,但我已經努力在向前走,之前多半僅用18~200隨手亂拍,雖然一時衝動,在香港過境匆忙中聽從店家建議入手Tokina 10~17,期盼能將滿眼的美景全部收納,但畢竟使用機會偏低,也還沒有能真正的發揮廣角全景的拍攝實力,所以較少使用。可在入手50 F1.8之後發現拍家人的感受全然不同(或許真的僅是拜大光圈所賜),所以又重讀手邊的書籍重新邊拍邊學,自我感覺是有明顯進步,所以才想進一步敗家,呵呵。
------------------------------------------------------- 蘋果拉到北京還是蘋果啦!

fantku wrote:
每支L都有它的用途,...(恕刪)


@fantku:謝謝,現在看來我是熱血滿盈,待技術磨練好些,一定會上FF
您的想法和我的初衷相當貼近,的確是想先敗入一隻未來也可延續的L鏡才會發問,因為考量到未來升級時可能會以套機形式購入,所以有點想刻意避開套機的組合頭,呵呵,不知這樣是否正確?(搞不好其實就是套機頭最實用???)
------------------------------------------------------- 蘋果拉到北京還是蘋果啦!

徐阿宏 wrote:
一般人第一次買L鏡當...(恕刪)


@徐阿宏:由於目前工作因素,週末宅在家中的比例還是很高,出門多半是陪家人購物,個人時間並不多,來去匆匆,目前隨手有台GRDIII,做隨意記錄還算方便,所以練手的環境以居家為主。加上因居住北京,大半冬季出門不便,所以才會想先以室內為初步投資目標。
------------------------------------------------------- 蘋果拉到北京還是蘋果啦!

mission2052 wrote:
如果沒有濃厚的拍攝興...(恕刪)


@mission2052:您的建議非常中肯,但如前回覆所述,我因工作因素長期居住北京,本地不知是否有租賃的條件?且因大陸的大部分商家誠信度令人不敢恭維,所以寧可自己投資一些,避免無謂的糾紛。加上使用時機不定,所以才有此篇發文。希望藉助大家的加持,少走點冤枉路,呵呵。
------------------------------------------------------- 蘋果拉到北京還是蘋果啦!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