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d747gmail wrote:
難道多那幾點有那麼難嗎?現在N家最低階D3100 11點,S最低階A33 15點...(恕刪)
一個事實是
若攤開數據
Nikon 的頂級機種D3/D3s
十字對焦點與範圍反倒沒有canon 頂級機種1D來的廣與多
(D3/D3s的十字對焦15點~卻只有中央一條槓的分布....類似約5年前canon 1D2時代設計)
所以說
你若口袋夠深~C家就有相對應的十字+廣域對焦點端出來~
一切都是錢、以及為了賺錢
nagasitori wrote:
CANON通常都是這樣,當初中級機的點測光也是撐了好久才下放。看來9點AF再撐也不會太久了,接下來的中階機應該至少會有7D的AF水準。這些進步真的都要感謝NIKON~!...(恕刪)
商人都是這樣的~
要是中階機就10FPS+純淨ISO 12800+51點廣域全十字對焦..
那之後還要賣什麼相機賺錢 (難道是內建無線上網+導航系統...

當然是功能慢慢放...連續安打的破壞力比陽春砲強太多了!!!
所以幾年前早就看開了 = =
新機發表都跳著看就可以了 (如同隔兩代才升級的意思)
besides~我感謝SONY比較多~~再多點破壞性策略吧

tora_art wrote:
他說只要在鏡片材質與鏡頭設計上改良,就能對應小型化的機身。
(不過這表示會有專用的EF或EF-S鏡頭出現的意思吧,
也可解讀成,現行鏡頭無法適用囉?
感覺上將來的新鏡頭可能可以向上相容,但舊鏡頭不能向下相容)。
那不就要做成 .. 雙接環、雙接點!
新的卡口做成 EF-S 多出來那截屁股,新鏡就可用在舊系統上了..
(只能用於 300D 之後的 APS 機)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WoodyChang wrote:
一個事實是若攤開數據...(恕刪)
WoodyChang 兄:
應該和您有一樣感慨!

CANON DSLR 性能演進與簡史(待編)
NIKON DSLR機身性能演變!
當CANON老早在1998年就推出45點眼控的EOS 3,2000年推出EOS 1V具有中央7點十字的45點對焦模組,而NIKON是到了2007年才開始多點的51點對焦系統!
雙方在多點自動對焦技術上,時間點是相差不少!
但是NIKON在2007年就已經把這種多點對焦系統開放到D7000中階機身,而CANON目前還未有!
是誰去逼NIKON嗎?
實際上,歷史上NIKON這樣策略太多次都這樣稿法!
那為什麼CANON可以在EOS3和EOS5等可以擁有當代相當技術,因為當時背景機身也只有那些機身性能地方可以動手,感光底片又不能改變什麼!
所以個人也覺得這個只是CANON本身性格策略上想法,否則也是一樣那麼早就有超音波馬達,但也是最早就開始把環形和微型分出來高低階,而微型就是低階,而就是沒有全時手動,以這樣不斷灌輸這樣觀念給用戶!
但實際上,微型超音波馬達真的是無法進行全時手動嗎?
那麼NIKON如何去讓一堆微型超音波馬達大都可以進行全時手動,也只有KIT鏡沒有!
CANON作法策略就是維持更嚴苛的定位標準,這樣作法對商業來說是合情合理,只是有沒有理解!
所以對1DS4或1d5,個人是可以預期,但nikon是無法預期下個世代該推出怎樣技術?
只能預期nikon會多久之後,就下放到那些機種上,一代接一代性能爬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