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C家鏡頭初學者疑問

詳細部分在此不討論,主要是要討論大家經常說APS-C要乘1.6的問題.
從上面第二篇可以看到山的大小,在不同片幅產稱不同比例,嚴格說起來並沒有放大縮小問題,基本上都是同樣大小.

問題是: 為何APS-C( x1.5(Nikon) or x1.6(Canon) or APS-H(x1.3)...Olympus(x2)
照片看起來變大,好像有放大效果?
其實這個問題是沒有放大,但是因為同樣的景象如果放到不同片幅然後以同樣大小的照片去呈現,當然就有大小之分,
不過要注意,雖然感光晶片的大小或者密度並沒有改變影像大小,但是密度高的APS-C相對於密度低的全幅機可放大的結果會有不同,因為細節更清楚.

為何要用x1.6 or其他數字代表非全片幅呢?
這其實要怪原廠啦!他們根本沒說清楚,其實只能拿來算焦段值.比如說50mm標準鏡在APSC 會變成50x1.6=80mm焦段的影像效果,前面有朋友強調等效,用等效是目前原廠修正過的說法,比大家說的等於要好點。視覺上確實變大了,但是光學上面看,是沒有大小改變的。這也是前些日子與某大教授的爭論所在,不過這邊還是要提醒大家,【密度】在數位的影像佔有非常大的影響力,這點不能忽略掉,因為密度越高,影像細節越高,密度越高的影像的檔案大小,也可能相對升高很多.就數位結果來說,確實可以說變大了.但就光學而言,與教授強調的相同,確實沒任何改變.

我知道可能某高人的擁護者又要出來挑戰,所以強調一次,不筆戰...我強調的是數位輸出的結果論,不是光學結果論。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