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便宜的色彩校正比較方便

校色過程,如果有誤
顏色會變得相當怪異

目前我的螢幕有校過色
把作品拿去別台沒校過色的螢幕看
也不致於紫色變粉紅色


我想可能是校色過程有問題
或是校色器壞掉了
假設一般常見的電視螢幕
其中一牌膚色看起來青筍筍的
另一牌看起來有黃疸
取其中間值做為標準
這樣就是最好的嗎
想也知道色域設定問題
還有EIZO中階面版 也是SAMSUNG面板
高階才用日本的
覺得樓上許多人完全搞錯樓主的意思...

樓主的重點是:


你校正過後的作品是否會在校正過後的螢幕上播放?



不會就沒有必要買那麼貴的螢幕,省錢去買燈具比較實在吧。
我只看到一群人抓著一些細節不放,吹毛球疵,搞不清楚重點在那裡。

更好笑的還有人提到印刷,誰看過有人把影片印刷出來的?
bya wrote:
你校正過後的作品是否會在校正過後的螢幕上播放?...(恕刪)


可是問題是
一般的情況在校色過的螢幕上做的作品
拿到未校色的螢幕上看
也不可能會是紫色變粉紅色的情況啊
色彩校正已經被一些吹毛求疵的專家給過度神化了。 如果成品最終的目的是給所有的人觀賞(包含阿貓阿狗),那我勸你試著調整gamma,不要明暗表現差異太多就好,至於顏色就讓它去吧。
講真的

不會用工具,怪工具沒用
踐踏別人的專業、經驗和知識,實在有點可笑

一般人的確是不需要校色器
的確不必神化校色器的功能

=====

另外,使用校色器是有一個盲點
因為你不知道校色過後是對的,還是錯的
初次使用問題可能很多,過程出錯自己也不知道
而校色過後,應該也只會給使用者看校色前後的差別

所以個人的作法是再拿出色票來做個比對

另外,以我自己的淺薄經驗
校色器在做的工作大部份是調整 Gamma 值
讓螢幕有個正確的白色 (正確的色溫值),更多的色彩細節等等


總之,絕不可能出現紫色變粉紅色
差這麼多的情況就是了
eights wrote:
以個人的作法是再拿出色票來做個比對...(恕刪)

我個人的感覺是..一部電影.即使導演和攝影師認為顏色是對的..放到電影院或一般人的家中看.

我想不知道有沒有萬分之一的人(全世界哦)..能知道"真實.原本"的顏色應該是怎樣...

導演.攝影師.後製可以說這不是我要表達的顏色...但對一般來說..我在電影院看到的才是真的..

是呀..總是要有一個專業範圍做為標準..但那不是一般人在使用的..誰去買lcd tv會在賣場校完再買回家...

專業有時會和一般應用市場脫節的問題就在這裡吧
mrgadava wrote:
我個人的感覺是..一...(恕刪)


專業根本沒有和現實世界脫節, 而是許多人不明瞭就用猜的, 甚至希望唬攏成專業不重要, 以掩飾自己欠缺專業.
製作影片時, 尤其是大型的, 可能全部只靠一個人修片嗎?
不可能嘛! 一部片子幾十個甚至幾百個人修片都有可能, 甚至跨國修片也很常見.
若是這幾十個人參與修片的, 每個人螢幕顏色都不一樣, 會變成什麼狀況? 別給我說用猜的, 或是他們在家裡擺了一排電視.
正式在做這些影片時, 都會使用Broadcast reference monitor(廣電級螢幕), 這些螢幕只做一件事: "忠實呈現未加料的畫面".
廣電級螢幕通常都會做完整的校色, 許多機種是內建校色探針, 會自我校正.
所以, 整個業界修片都修沒在怕的, 因為業界人員看到的是一致的東西.

至於一般人家裡的電視, 也是每家電視製造商, 他們自行設計晶片與電路, 套用他們的方法做"加料", 以便做出更討喜的畫面.
你可以把那些電路, 想成是電視機內建的後製系統.
而"料"要怎麼加呢? 他們還是要以廣電螢幕為準, 才會知道他們的電路加料加的好還是不好.
例如, 他們會用廣電螢幕播放影片, 覺得色彩飽和要怎麼加對比要怎麼調, 然後把它做成自己電視機裡面的影像引擎.
電視的電路要加什麼料, 在設計電路時依據標準螢幕為參考再加下去, 才不會加料加到太離譜.
至於使用者買回家, 要怎麼調整設定, 那又是使用者自行決定, 只要他們看的爽就好.

其實, 全部的事情都來自一個基準點, 那就是標準的色域空間以及標準廣電螢幕. 全部的業者都站在同一個基礎上運作, 才不會偏頗.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
樓主可不是只有提出一個重點
他提出解決的方法也是重點

bya wrote:
覺得樓上許多人完全搞...(恕刪)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