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是:廣角或長焦不是第一重要,而是敢卡位就贏一半了,
不管拿啥鏡頭,前面站一堆人能拍到啥?
還有一般來說,廣角還是比長焦常用很多,
尤其下聘及奉茶的空間多半不大,新娘化妝時的房間也不會多大,
宴客場地也多半是廣角就可以,積極的卡位,長焦就不會很常用到,
長焦多半只用在新人入場拍個幾張,其他多半用廣角和標準焦段,
還有如果自己能跟新人溝通好(認識的話),或自己是主攝時,
可以建議他們在儀式時,每個段落都能撥個幾秒給攝影師,
必要時還可以喊一下:麻煩看一下鏡頭喔,謝謝;
儀式以外的時間,也別休息,可以去看一下新人的親朋好友,
多捕捉一些合照或親人的表情,還有記得每個主要建築物大門至少要拍個一張全景,
如果拍照時,對象很內向的話,也要負責引導他們,因為怕上鏡頭的人蠻多的,
不要把生硬冷漠的表情拍進來,自己拍照時也要注意安全,太專注時得小心摔倒喔.
閃燈到是真的有需要,尤其室內時更是不可或缺,逆光也需要補光,
閃燈電池最好準備兩組,記憶卡也可以準備兩張,用RAW檔紀錄(後製用),
別用M模式,因為儀式以外,其實有很多鏡頭都是突發的,隨時要準備捕捉,
還有自己是主攝的話,要努力爭取好位置,主動些,不要不好意思,
有人擋住自己鏡頭也不要客氣,請他們讓一讓,總比要交照片時難堪好.
當然,如果自己已經拍好的話,也要禮貌性的讓一下其他人也能拍到好鏡頭,
別老是站在前面擋別人的鏡頭,畢竟新人也希望能拍的好,
所以其實自己有禮貌點,大家都會願意配合.
以上是小弟只跟兩場的小小心得,提供參考.

我去年拍攝婚禮、活動一直都是EFS鏡皇...
工作光圈保持在F4~F8,全黑場景才改用F2.8硬拼~
例如這場...20090816 廖府喜宴(台南擔仔麵餐廳)
拍攝七成照片是40D 配上17-55 F2.8 IS 兩成半是70-200 F4 L IS 最後半成是C 10-22
標準鏡使用時間會很長...尤其是廣角絕對要夠...不然敬酒的時候你就會恨大家為什麼都擠成一堆

通常為了拍婚禮就會買鏡頭...越買越多...
最後就會像我一樣變成進5D II+24-70 F2.8 L+70-200 F2.8 L+17-40 F4 L...

錄影的話我部落格有一段婚禮錄影影片,可以參考,鏡頭幾乎都用Kit鏡18-55 F3.5-5.6 is,偶而用50 F1.8
http://kevphnphtos.web.fc2.co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