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老爹私藏的鏡頭-CARL ZEISS FOR CANON EOS???

這種EF Mount的Carl Zeiss Jena AF鏡
也有授權給COSINA製造的版本!!


我自己是在玩120的CZJ鏡
目前有
Pentacon Six TL x2(其中之一用原廠裂像對焦屏,另一是用kiev改的)
Flektogon 50mm F4 MC x1
Biometar 80mm F2.8 MC x2
Sonnar 180mm F2.8 MC x1
Sonnar 300mm F4 MC x1
菱鏡觀景器(無TTL) x1
菱鏡觀景器(TTL) x1
微距用放大觀景器x1
閃燈座x5(多買了...)
東西德分家zeiss跟著分家的歷史就不再贅述了
之所以用Carl Zeiss Jena就是為了和西德Carl Zeiss區分
當時的品牌之爭可是沸沸揚揚的
儘管血統上可算是蔡斯正宗的東德廠~打輸了官司
在對外販售上就有了許多的名稱..銷往歐洲/美洲/亞洲...有著很多不同的名稱
甚至在很多地區不准其使用Carl Zeiss名號..才搞到現在收藏者亂七八糟

後來東德蔡斯和其他三家光學廠(分別是pentacon/Ihagee/meyer)
合併成VEB光學集團一直到現在的Pentacon Dresden GmbH
當時的東德蔡斯..光學能力是很優秀的..
但是組裝品質就有點糟糕了..越晚期越嚴重(我用過超過20顆CZJ的鏡頭..包含p6鏡頭)

隨著時間來到1970末期...日本相機迅速崛起
用相對低價進攻市場..加上日本電子化相機發展在80年代開始帶來低價及便利
光學廠商生產的相機已無太大的競爭力~為了壓低成本只得尋求合作
CZJ也就開始給日本廠商代工...相機的生產也減少

所以網路上很多謠傳..
CZJ的變焦鏡是sigma生產的..末期的鏡頭磚都不是德國的..CZJ自動鏡頭是cosina/sigma代工的......等
其實不全是沒有根據的(有些是人云亦云啦~呵呵)..但在那時(即使現在也是)的CZJ是較平價的
雖然光學品質優異...卻仍舊敵不過市場的殘酷...末期開始生產給日本機身廠商的鏡頭
如pentax/minolta/canon...等日本大廠和品質差勁的自家電子相機(praktica bx就是一例)

所以這也是市面上看得到這些CZJ鏡頭做給不同日廠卡口的由來
至於品質如何..其實我相信那個年代的鏡頭都會盡力維持一定的水準(即使是代工!)
當然我說的是定焦鏡頭啦...早期變焦鏡頭都一樣糟糕
擁有這樣有故事的鏡頭又是父親珍藏的...當然要好好用嘍...
老鏡頭很有味道的...即使是光學設計缺陷...也能體會到時代的味道
所以全世界才有這麼多老鏡頭愛好者為之著迷的




戒了咖啡的山羊 wrote:
這種EF Mount...(恕刪)


jenazoom super 應該是Sigma 代工的
做工是挺好的
那個年代沒找Cosina 代工Af鏡 的

不過就是af 太吵了一些
也常常拉風箱
成像倒是不錯

我也有過一支NIKON 的 75-200 macro F3.8
http://if.npsphoto.com/gallery/albums/userpics/10001/DSC_8843.jpg
ray2017 wrote:
剛剛找這篇文章半天!...(恕刪)


我有隻 czj for nikon F mount 的
類似 70-210 焦段還帶 macro

也是內部發霉的緊
就當作裝飾品囉
真是難得老鏡!
我也有收藏一支,多年前朋友幫我從日本帶回,台灣可能找不到了吧!
最少十年以上歷史的老紅線版,
35-135mm F3.5-4.5 MC MACRO Jenazoom Super for CANON EF接環,
目前目前服役中,只有晴天與室內偶爾出勤,平常都住防潮箱中,
還好沒發霉,自動對焦也很準, (紅線的有AF功能,藍線只有MF)
跟手上Canon EF 17-40mm f/4.0L USM比, 銳利度差些,色溫也微徧暖色系
但二次線性散景與色飽和令人激賞,散景與主體溶合的很自然,
因銳利度略差且色溫微徧暖,我都拿來拍人像與黑白照.
但光圈晶片跟舊SIGMA問題一樣,在DSLR,只能用最大光圈拍,採Av模式即可,
SIGMA代工可能性高,但品質與手感更勝我手上另外一支Sigma 15-30mm F3.5-4.5 EX DG ASPHERICAL

來一張實物照

極少見的, CANON EF接環

移焦測試板,都還看穩約看的到二次線性散景
外觀好像 SIGMA 500mm F7.1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