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

1DsII & 5DSR的生態拍攝紀錄

[北埔蟬]
季節過後就只能期盼明年再相見
每年都會如此,沒有可以例外的

似乎正因為準時出現也準時結束
日暮後的聲音不再如幾週前響亮時
那種生命正在消逝的感受也特別強烈
順利完成繼起生命任務的也罷
或者成為食物鍊一部份的亦然
無論結果如何,都已克盡心力
誰也逃不過,曾經的生命終將逝去
但下一世代的延續也將緊接著展開

雖然我只是個紀錄者與旁觀者
明年也能見到熟悉的物種再次活躍
第三年跟北埔,季節末的心情還是很複雜
看著你們出土定著背裂翻身展翅完成羽化
好像跟拍攝的個體都認識一輩子似的

不帶相機,只在黃昏前聽君高歌一曲
聽不懂你們的語言,卻是心有戚戚焉
也許只是一廂情願擅自投射的情感吧
總覺得最後的歌聲裡似乎帶點不捨
那就約好了,咱們明年再見吧...
[台北赤蛙] 這裡的環境狀似穩定,潛在的危機卻從來沒少過
這晚走在田埂上,隱約聞到農藥味,北赤的棲地已經所剩無幾,真是令人擔憂
看您的圖文總是有深深的感動。照片的細膩及張力之外,再搭配情感豐富的解說,總是讓人驚嘆,玩味再三。謝謝您無私的分享美照。
感謝您的來訪與鼓勵~
文字嘮叨多,觀察生物許久總是感觸不少~
Aayy88889999 wrote:
看您的圖文總是有深...(恕刪)
bighead1428 wrote:
感謝您的來訪與鼓勵~...(恕刪)

一直默默在關注這棟樓,樓主微距攝影的技巧跟生態的知識,真是令人佩服

感謝您的關注與鼓勵
比我會拍的大有人在
相關生物知識也比我豐富
這裡分享的多為個人觀察心得
比較像是一種不甘寂寞的碎唸罷了~
mm-lai wrote:
一直默默在關注這棟...(恕刪)
[白梅花蛇] 巧的是去年遇到幼蛇的日子只與今年差一天
看來這季節應該是白梅花幼蛇孵化的熱季,小時候塑膠質感好強烈~
[金線蛙] 壯碩如牛,膽小如鼠,用來形容金線蛙最適合不過
赤蛙科外觀大多很有肌肉感,但主要成員卻幾乎都是俗辣
而且越大隻越壯的就越警戒,所以虎皮最膽小,金線其次

早期於中南部當作食用蛙種,可以想見原本數量應該不少
但隨著棲地萎縮與農藥污染,漸漸的只剩少數地區有穩定族群
外在可見的威脅轉身躲過就好,大環境的惡化卻是溫水煮青蛙
不知不覺,這些曾經美好的物種就從身邊慢慢消失,渾然不覺
最後也終於進入保育類名單當中,這真是多麼令人不勝唏噓阿...
[渡邊氏長吻白蠟蟬] 在北部不算難找的物種。但在南部就相對比較少見
既使如此,這幾年在南部山區偶爾還是會遇到,只是每次停的位置都很高
大部分都是七八公尺以上,就算只用看的都很吃力的高度,喜歡賣高的物種...
[魏氏奇葉螳螂] 螳螂是姿態與表情非常令人著迷的物種
拍攝時,總是氣定神閒的在鏡頭前整理觸鬚、清潔前肢,淡定而優雅
移動時,則會搖頭晃腦的模擬風吹擺動的樹枝,逗趣的動作搭配嚴肅的表情真是絕妙~
  • 8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