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

1DsII & 5DSR的生態拍攝紀錄

謝謝您,爬文後有看到了~

小弟也喜歡一個人自己去拍,不過最近越拍越氣餒Orz,找不到同好及前輩學習

可以偷偷問您前一篇文章蛇跟鍬形蟲都用幾個燈拍的嗎?我目前用Canon430+永諾580 但拍的慘不忍睹阿.....

謝謝~~~
一開始這樣很正常,但不妨換個角度去體會
如果樂趣是在於接近大自然,拍照是其次,那就會再接再厲
當然我也會糾結於照片成果好壞而氣餒,但那需要時間累積拍攝概念~
同好與前輩網路上應該很多,01這裡就高手如雲,我只是孤僻喜歡一個人跑~
azazelsorrow wrote:
最近越拍越氣餒Orz,找不到同好及前輩學習


其實我是亂拍自己看爽的為主...
沒有經過專業攝影訓練,所以我的說法僅供參考
可能有許多錯誤,還請看見的人不吝提出指教~

以下是最近兩張照片大概的說明,請您參考~
azazelsorrow wrote:
可以偷偷問您前一篇文章蛇跟鍬形蟲都用幾個燈拍的嗎?


這兩張照片都是使用四支閃燈,兩支打主體兩支打背景
拍攝時,大致上就是主體清楚背景夠亮就好,至於打燈的角度
拍蛇時,我思考的比較簡單,蛇體清楚就好,燈比較沒考慮
拍鍬形蟲時,希望蟲子能有眼神光,所以主燈角度必須調整到能照到眼睛




如果只有兩支燈
不知您使用時是一支裝在相機上當主燈,另一支當副燈
還是兩支都當離機閃燈使用,利用相機內閃來控制離機閃呢?
另外,您是否有考慮使用柔光罩來改變光質呢?
azazelsorrow wrote:
目前用Canon430+永諾580


我試著用單或雙燈離機閃之前拍的照片
來舉例自己拍攝時的思考邏輯與用燈方法請您參考

這是只有使用一支離機閃燈的,有加柔光罩
因為拍攝目標小,背景涵蓋範圍也比較狹隘
青蛙泡泡對應的背景剛好是相對黑的落葉
兩者的對比還算清楚,所以偷懶只用一支燈


也是只有使用一支離機閃燈,背景的部分
則是利用白天透光的樹葉來營造,這算是偷懶的拍法~
甲蟲主體黑,背景則是亮綠色,兩者對比也是夠清楚,就不補其他燈囉


這是使用兩支離機閃燈拍的,一支從右邊打主體,另一支打背景
這樣子我覺得其實已經OK,起初怕蛙跑掉所以閃燈用的比較保守


當然上述這樣還有改善空間,眼看青蛙很乖
所以又補了第三支燈,打主體左側,想讓整體畫面更明亮些
會覺得看起來充滿朝氣與活力,這是我思考補燈必要性時,想要達成的效果


這是使用兩支離機閃燈拍的,一支從左上方稍微逆光打主體,另一支打背景
拍攝時思考的是希望呈現兩個泡泡相對於主體比較明亮的畫面,想凸顯泡泡
但我還在嘗試階段時拍到這張,並非我想要的取景角度,正式開拍時青蛙就跳走了...


上述的例子,大概是想說明拍攝時怎麼去思考用燈的選擇
很多時候比起擺放多少支閃燈,更重要的應該是燈的位置在哪
而燈的位置在哪,邏輯上是跟你想拍什麼樣"氛圍"的照片有所關聯
要的是清楚明亮的感覺,還是只凸顯某部分的特徵,用光方法理當不同
但這也是比較困難的部分,因為你得先有對於想拍攝的畫面有一定的想像與掌握
這時候多看好作品會有很大的幫助,個人大推"大型阿生"的拍攝作品
另一個方法,則是先從觀察大自然的光線與畫面著手,這是我自己的切入方法
了解大自然的光線後,使用閃燈時再以重現白天自然光的思考來布置閃燈
我覺得這個方法對我幫助很大,也許您也可以試著思考看看~~

另外,不嫌棄的話
您可以把拍過的照片挑幾張貼出來分享(在這或您自己發文都可以)
也許可以試著互相交流一下使用閃燈的方法,或許也有幫助(不勉強的)
[長臂金龜] 現在正是屬於他們的季節,小小樹枝上掛八隻真是壯觀~
[季節末的高砂深山]
對於成體只能活幾週幾月的物種,總是希望活著時的目標皆順利達成
雖然知道,大部分都會是失敗收場,可能羽化失誤、命喪輪下或遭到捕食
無論如何,至少熱季活動的成蟲,每隻個體都曾有彼此競爭的機會
但對於這種季節末才遲遲出來的,會不會從出土到死亡都沒見過同類
每每想到如此,就覺得很難過

蟬也是蟲也是
時節一過,各自殞命沒有例外,長臂的開始是高砂深山的結束
季節更替展現在蟲子族群的興衰上,有時候還真是直接的相當殘忍
山上的時序運行總是非常鮮明,只是快的有點令人無所適從阿
[刀鍬形蟲] 週末跟颱風一起抵達,只好貼舊圖過過癮~
感謝版主耐心跟詳細的解說,大開眼界及收穫滿滿,非常感謝!!

這幾天都還在練習拍照中,感覺應該試著入手一個柔光罩看看?





晚上去溪邊拍的,都還是暗暗的
我應該拿別隻閃燈,對著樹後面的黑暗處也打閃嗎?



實際去拍發現閃燈的距離感覺也好難抓Orz,有時候打了跟沒打差不多,有時候打了變成超硬的白光過曝...
前輩們都是把手動調整,把出力公式之類的背在腦海中嗎
不必客氣
其實真的要說,好像也沒什麼深奧的道理
但似乎也不是三言兩語幾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
有很多細節或概念性質得事項,單靠言詞很難說的明白...
azazelsorrow wrote:
感謝版主耐心跟詳細的解說


有考慮先自己做一個看看嗎?
買當然也可以,目前市面上便宜的選擇很多
我之前都是買厚紙板加上霧面投影片自己動手做
很便宜,成本不超過五十元,外面貼上膠帶就可以初步防水
自己做的好處是如果光線品質不是想要的,可以修正
幾次後就能設計出比較滿意的光質,不過直接買最快~~
azazelsorrow wrote:
入手一個柔光罩看看?


這得看狀況,如果暗處是空無一物,打閃也沒有用
如果暗處其實是有樹葉或其他東西,打閃就有些幫助
azazelsorrow wrote:
我應該拿別隻閃燈,對著樹後面的黑暗處也打閃嗎?


距離感或者手動出力大小這些到最後都是經驗
拍久了,主體多大背景多遠閃燈該放遠或近,出力該是多少
我沒背公式,但擺出來的時候多半與期待的畫面相去不遠
當然大部分還是需要多次調整才能達到理想狀態
我其實也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習慣多閃燈的拍攝模式
所以覺得困難或挫折真的很正常,我現在也還是會有這樣的感覺~
azazelsorrow wrote:
閃燈的距離感覺也好難抓

azazelsorrow wrote:
把手動調整,把出力公式之類的背在腦海中嗎


感謝您的照片分享,很久沒拍扁鍬與雨傘,好懷念阿~~
以下兩張供您參考
都只有使用一支外閃裝在相機熱靴上,第一張是裸燈直打
第二張則是使用自己製作的柔光罩(好像是第三個版本)
光線的質感變的比較柔和,青蛙看起來也比較粉嫩可愛
所以如果覺得光線太硬,加個柔光罩或許是個不錯的嘗試~



azazelsorrow wrote:
感覺應該試著入手一個柔光罩看看?
[embed]腹斑蛙 by 走一回, 於 Flickr[/embed]

攝於雲海國小的生態池
這的環境真的很不錯
[彩裳蜻蜓] 今年還沒在這個往年總是多次造訪的水池裡拍到彩裳,有點難過~


國小的生態池是悠哉拍照的好地方
自己也有個固定造訪的水池,在那裡經歷不少個夏天
這幾年校長換人,據說對於生態池的維護興趣缺缺
原本一個蜻蜓種類豐富的美好水池,狀況日漸淒涼
去年在莫蘭蒂颱風過後更是遭到嚴重破壞
事後校方對水池的整理則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上半年去幾乎沒幾隻蜻蜓,下半年就沒有勇氣再去看看
只希望過陣子能漸漸恢復往日榮景,不然真的很可惜~

duo.3117 wrote:
國小的生態池
  • 8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