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3

Canon相機~手動鏡 技術交流 & 分享

voigtlander 40mm f2.0 很棒的一顆鏡頭,現在又有感款囉!全新金屬質感,讚啦~~!!!


西洛 wrote:
我收的鏡頭不敢說都是好物啦; 不過這隻 D83 說它是好物甚至是毒物, 卻真的也是當之無愧..
Dallmeyer Super-Six 83/f1.9

這是70幾年前的鏡頭 (1935~1937), 算是老鏡中的老鏡了. 當時連鍍膜的技術都還沒發展出來. 這隻鏡頭原是配備在 Exakta-B 像機上的標準鏡; Exakta-A, -B 是最早的單眼相機, 片幅接近 120中片幅大小, 因此80左右的焦段是標準鏡頭.

剛剛在站上另一帖子上看到有人認為老鏡沒有價值, 認為老鏡的價格只是老鏡玩家吹捧炒作出來的; 這隻鏡頭的表現應該剛好是反駁這種說法的最佳例子吧??


哈哈...達美樂超六的鏡如果只靠吹捧也沒現在這種天價吧!

看西洛大的作品就是...又想中毒..又怕中毒!

好在都是敗不下手的天價鏡..完全止敗..

PO2-2M 75/2 蘇聯電影頭





http://www.flickr.com/photos/guess_tsai/
Violin6918 wrote:
手動鏡是小眾市場,停產的物品,價值本就是炒作出來的,
有供需才有行情,不然玩家或賣家價格喊爽的也沒人買單,
不過隨著時間越久,轉接使用越便利,加上新鏡價格偏高,
特定老鏡的價格,不敢說漲,但不太可能大跌...
小弟認為,多人玩看熱絡,少人玩撿好貨,
最好大家都覺得不堪,賤價拋我再去便宜撿...【冷笑中...】

等一堆人自動鏡玩膩了,就會跑來搶老鏡了,
所以,數單賣得愈好,就表示老鏡一定還是會有市場,
特別是萬用插座的canon EOS系列一堆人在用,老鏡不怕沒人要,雖然不希望人家來搶,可是我又搶不過人家,所以只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六根要清淨,萬物皆空啊」
PENTACON AUTO F2.8 29MM
板橋 接雲寺~~

作個有故事的人

guess wrote:
看西洛大的作品就是...又想中毒..又怕中毒!

好在都是敗不下手的天價鏡..完全止敗..


天價就算了,有時想買還不一定有~~

真的是完全止敗

iichun wrote:
天價就算了,有時想買...(恕刪)

老鏡頭就是這樣囉. 有時候要靠緣份的啦...



我不愛論戰, 所以有些討論新舊鏡的文就只敢貼這裡.
我個人玩老鏡幾年來的想法: 絕大多數近代鏡頭科技的進步, 並不是為了追求畫質, 而是為了追求便利性跟更低的成本...
最簡單的例子, Canon 的成功, 並不在於他們的鏡頭畫質最佳, 而是他們能以低價提供品質尚可的鏡頭, 這才是當年日本新興鏡頭廠, 能夠淘汰掉傳統歐陸鏡頭各大廠的最重要原因..( 想當年 Canon 不過是戰後美國人嫌歐洲相機太貴, 所以特地扶植專門出產山寨 Leica 的小廠罷了 )

明白這件事, 大概就能了解為何一堆攝影玩家會追求老鏡了..

Kern Macro-Switar 50/f1.8






在這樓潛水很久了,被各位前輩的毒照毒的受不了,在前幾天敗入無敵兔,終於可以解放我的一些老鏡了

幫忙添塊磚

以下全是用Biotar 75/1.5拍的,光圈記不清了,F=2.5~2.8

1.


2.


3.


4.


5.來張旋滴


以上,謝謝賞圖...


D700+5D2+K100D+NEX5+一堆"破銅爛鏡"
Vivi57 wrote:
在這樓潛水很久了,被各位前輩的毒照毒的受不了,在前幾天敗入無敵兔,終於可以解放我的一些老鏡了

別再說5D2了啦,我也快受不了誘惑,想把我的600D跟APS-c專用的鏡頭賣掉,改買5D2啦,我好想看到拍出那種很銳利跟很寬闊的感覺喔
之前也曾探詢5D,但是挺不方便的,沒有自動除塵,而且萬一無法自動合焦,沒LCD合焦也太累人了,
只好先存錢買5d2二手的了。
西洛 wrote:

我不愛論戰, 所以有些討論新舊鏡的文就只敢貼這裡.
我個人玩老鏡幾年來的想法: 絕大多數近代鏡頭科技的進步, 並不是為了追求畫質, 而是為了追求便利性跟更低的成本...
最簡單的例子, Canon 的成功, 並不在於他們的鏡頭畫質最佳, 而是他們能以低價提供品質尚可的鏡頭, 這才是當年日本新興鏡頭廠, 能夠淘汰掉傳統歐陸鏡頭各大廠的最重要原因..( 想當年 Canon 不過是戰後美國人嫌歐洲相機太貴, 所以特地扶植專門出產山寨 Leica 的小廠罷了 )

明白這件事, 大概就能了解為何一堆攝影玩家會追求老鏡了..

原來如此,又是美國人......,再怎麼樣歐洲系的鏡頭真的都是先以成像的好壞為考量,
或者能做多好就多好,不得已才會改變鏡身設計或原有的材質。
反而比較不太在意消費者傾向,難怪能夠全神貫注打造出無可取代,各具特色的好鏡頭。
反觀現代自動鏡,差別只在低色散,超低色散、變形控制、類螢石等鏡片組合上打轉,
不然就是為了消費者高速對焦的取向,將鏡片全改為塑膠鏡片,這樣很難顯現各鏡頭的個性,
老玩家們反而會因此厭膩。
  • 60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0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