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洛 wrote:
我收的鏡頭不敢說都是好物啦; 不過這隻 D83 說它是好物甚至是毒物, 卻真的也是當之無愧..
Dallmeyer Super-Six 83/f1.9
這是70幾年前的鏡頭 (1935~1937), 算是老鏡中的老鏡了. 當時連鍍膜的技術都還沒發展出來. 這隻鏡頭原是配備在 Exakta-B 像機上的標準鏡; Exakta-A, -B 是最早的單眼相機, 片幅接近 120中片幅大小, 因此80左右的焦段是標準鏡頭.
剛剛在站上另一帖子上看到有人認為老鏡沒有價值, 認為老鏡的價格只是老鏡玩家吹捧炒作出來的; 這隻鏡頭的表現應該剛好是反駁這種說法的最佳例子吧??
Violin6918 wrote:
手動鏡是小眾市場,停產的物品,價值本就是炒作出來的,
有供需才有行情,不然玩家或賣家價格喊爽的也沒人買單,
不過隨著時間越久,轉接使用越便利,加上新鏡價格偏高,
特定老鏡的價格,不敢說漲,但不太可能大跌...
小弟認為,多人玩看熱絡,少人玩撿好貨,
最好大家都覺得不堪,賤價拋我再去便宜撿...【冷笑中...】
iichun wrote:
天價就算了,有時想買...(恕刪)
西洛 wrote:
我不愛論戰, 所以有些討論新舊鏡的文就只敢貼這裡.
我個人玩老鏡幾年來的想法: 絕大多數近代鏡頭科技的進步, 並不是為了追求畫質, 而是為了追求便利性跟更低的成本...
最簡單的例子, Canon 的成功, 並不在於他們的鏡頭畫質最佳, 而是他們能以低價提供品質尚可的鏡頭, 這才是當年日本新興鏡頭廠, 能夠淘汰掉傳統歐陸鏡頭各大廠的最重要原因..( 想當年 Canon 不過是戰後美國人嫌歐洲相機太貴, 所以特地扶植專門出產山寨 Leica 的小廠罷了 )
明白這件事, 大概就能了解為何一堆攝影玩家會追求老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