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Canon EOS R5 / R6 正式發表!最高八級防手震 / 8K Raw / 20fps / EV -6.5 對焦全部都給你!

snow peak wrote:
看好小朋友再等等,thermal 問題不只會影響什麼8K4K的錄影時間,積熱更會增加雜訊,減少壽命。


在半導體製程上,thermal一直是影響製程的選用的首要考量,同樣是CVD,就有APCVD, LPCVD, PECVD,在晶片積熱,封裝積熱方面也是,當然要解決積熱,用先進製程可以克服一部分

CMOS Image Sensor(CIS)只是光電轉換,後面就是DSP,後面就是封裝與系統
當然這是混和訊號Mix Signal很吃設計經驗,但是CIS後面的DSP就是數位電路
SONY與Canon對於數位電路設計與微縮不會比專業的強

我之前說的Android系統, ARM based, 低功耗與低熱消耗,可是幾十億美金的研發,相機廠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在玩,量也吃撐不了
相機廠只要負責如何調教與設計CIS, 後面的加入人家的系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發比較快,也比較省成本

SONY的CIS自己做,後面的 DSP也是靠台積電....

自己玩半導體製程有20年,看日本相機廠自己搞系統,覺得....
健人就是腳勤
snow peak wrote:
看好小朋友再等等,thermal...(恕刪)


原來R5R6是試水溫的產品,看來下一代一定可以打趴所有機種
阿不對,試水溫的產品已經打趴了
如果 Canon EOS R5、R6 是市場試水溫的產品

那 Sony A7、A9 全系列應該只能算 Beta版
若您發現偶無回應就是我去山上拍照囉!
snow peak wrote:
看好小朋友再等等,thermal 問題不只會影響什麼8K4K的錄影時間,積熱更會增加雜訊,減少壽命。R5R6就是個市場試水溫的產品。預期未來佳能在R5之後恐怕會像索家一樣分流產品線;有的攻速度、有的攻高ISO純淨、....。大雑燴到最後都是樣樣行樣樣鬆...。如果要買三台相機輪流等冷卻,不如帶三台各自最佳化的機身出門還比較優..


也有聽到有人說R/RP是試水溫的。
現在連R5/R6也是試水溫。

看來Canon每出一款相機,都是拿來試水溫用的。
snow peak wrote:...試水溫的產品...
都要上市了還在”試水溫”,萬一賣不好財報難看不會虧損不用負責的嘛?

要學什麼叫”試水溫”,應該致敬辜狗”不小心”把未上市的產品留在一個酒吧丶被”不知情”的路人撿到,這樣才比較有梗!

無論是不是試不試什麼水溫,定義並不重要,反正只要各家都願意把好規格好品質爭相丟出來”上市販售”,那冠上什麼試水溫或測肛溫我都沒意見,別擠牙膏這三個字都好,然後某些品牌最好先把低科技的陳年積弊改掉,比如說什麼半殘功能或用料差的,品質(或品管)不良造成的可靠度與耐用性差(又沒比較便宜)的,

大家都出來”試試水溫”,大家都光明正大出來正面迎敵,這超好的啊!
如此才稍微有點像我想看到FF無反的市場競爭,而非一家朕獨大愛給不給的死樣子;

了無新意的...直接狠狠地澆一盆冷水夠了;
snow peak wrote:
其實這根本就是一個work around, thermal 解不過,又想把規格拉高吸引消費者佔領市場。用戶只要遇到一次他想再次啟動,但是卻只能眼睜睜的等待機子回復這種不好的經驗,就是對品牌有負面影響。


用相機幾年以來,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給Canon讚聲,
過去我都是一個佳黑。
並不是因為我是X粉,
相反的我就是從Canon練功起家的。
同時間也是個索黑,黑到被SAR永桶。
Nikon也黑很大,只是N現在已經退居二線沒什麼出鋒頭的可以噴了。
所以要扣人家帽子什麼X粉的可以免了,
不是每個人都像你們一樣對品牌有種不可思議的愚忠的。
好的部分就褒揚,黑的部分就黑,這才是一個掏錢的消費者應該有的立場。

之所以各家都黑,
並不是說他們的產品真的那麼差,
而是我對於他們各種擠牙膏、藏招的姿態很不滿
尤其是canon/sony這兩家近年真的牙膏擠得誇張。

把一台相機做好,能修正的、沒有太大科技含量的東西就好好改善。
放出端的上檯面的規格,
不要搞各種灌水、各種閹割,
曾幾何時,那種追求真善美的日企精神怎麼都不見了,
剩下的都是在想怎麼把消費者當韭菜在割的手法。

這次卻想幫Canon講話。
因為我覺得R5目前已是Canon傾心盡力之作!!!!規格突破,消費級價格。
他所帶來的意義,
是第一台有4K60P且良好AF能力的FF機種,
不僅如此,R5一口氣突破到8K30P以及4K120P,
還有8K超採到4K輸出,這完全出人意料!!!
在此之前Canon根本就沒有出過超採的機種,
畫質爛的一蹋糊塗。
初試啼聲的IBIS也整個痛宰sony,
一出手就君臨天下(FF)。

真的各位你們回想,除了1DXII/D5這種機皇
已經多久沒有在高端消費機上面看到這種誠意了。
要不是R5,
S3現在很可能在沉睡搞不好還是那個爛透的垂直翻轉螢幕。

所以R5真的發布的時候,
心裡真的是蠻高興的,
因為我終於有機會擺脫Sony那個爛透的而且死不改的人機介面,
選用sony是因為他能帶來更好的I.Q以及AF,
但其實我打從心底不喜歡sony產品的,A6400除外。
擁有最高的科技能力,V.Q卻都已經被其他廠超越,
這不是擺爛這是什麼?

就因為這樣,
雖然R5有過熱問題,但他們已經端出最高的誠意了,
令人不忍苛責。
Canon為了生出一個高性能但同時又具有攜帶性的機型,
選擇不用主動散熱,
做得比S1H大台,很多人是會嫌棄的,
兩害相權,Canon選擇了一個比較好賣錢的方案。

過熱問題固然惱人,
但是真正工作級別的團隊,
很可能會準備兩三台輪替吧??
或者拍B-Roll並不會真的當作主力機。
一般使用者,拍拍小短片......沒有連續高強度使用的消費者,
很可能卡都撐爆了,相機都還沒熱當
也就是說R5其實很適合那種對IQ/VQ都有很高要求的高端使用者,
但不是真正適用於影片製作團隊
對這些高端使用者來說
一台R5 = 一台A7R3+A7S3(輕量需求)
帳面上sony沒什麼能打的。

當然你要說canon有那種帳面上刷數據的意圖,這我不否認
因為過去幾年canon一值都用這種手法在乎龍消費大眾的

但是你回歸現實面去想,
一台高畫素的hybrid設計的機種,
本來就會承受高畫素帶來的發熱/耗電/儲存上的負擔
好處是帳面上我可以衝到8K30P,然後用這個基礎做4K120的跳採4倍頻
甚至可以做8K超採的4K30P。
壞處自然就是龐大資料量帶來的耗能以及發熱,
還有不可避免的一定很慘的果凍效應。

相對之下。
A7S3的12MP,
因為畫素少,CPU後端要做的事情都在sensor那邊物理合併了
你可以預測S3一定有比R5更好的果凍效應,因為讀出速度快
S3一定有更高的耐熱及續航,因為要處理的資料量就那麼少。
S3一定有更好的DR,除了畫素大,sony sensor就是優於canon,甚至有可能做dual iso.
S3目前唯二的疑慮,
第一個是PDAF,低畫素的情況下夠用嗎?
第二個是售價,顯然R5並沒有真正打壓到S3的售價,這算壞消息。

除了拍照沒得打,
專業使用S3一定就是優於R5,
可是對於Hybrid使用者,
R5一台就是打兩台,手持拍攝一定也遠優於S3。
因為E卡口小,IBIS就是天生爛,無可救藥了
很多人也不見得有預算同時買一台R3+S3,
錄影之外,
拍照性能也是canon目前最好的通用機型,
畫質+速度,沒得挑,
45MP雖然有掛AA filter,但也不會輸R3太多吧

結論是說,
預算夠的話,
因為有拍照需求,我真的很想R5/S3兩台都買。
對於錄影有硬需求的人,S3可能還是比較實用。
但是對於不跳家的canon用戶,
Canon至少已經提供了一個很棒的選項,
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就算有錢也買不到好性能。
過熱問題,大不了買兩台,
婚攝大可R5配R6,
R6因為畫素少,而且只到4K60 IPB
過熱的問題應該會緩解很多。
目前這裡所有人都還沒摸過機子,都說著一口好像已經玩到相機好久的感覺。
只剩下過熱可以打好像有點可憐
彷彿一開機就會過熱爆炸不能用似的。

國外已經有真實使用者的實際經驗
戶外 32度 半小時內10段1分鐘左右的8k 然後半小時斷斷續拍照 再錄10段1分鐘左右的8k->過熱
室內23度 8k錄了27分鐘過熱,休息10分鐘的話可再錄8k影片10分鐘

過熱期間,轉成4k30p就能持續使用超過一小時也沒問題

(更新:原YouTuber已把影片下架,但上述是之前他回答在留言區的簡要結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RS7gTEWJI
有信仰的鐵粉是最危險的!
產品批不得、容不下一粒沙...
看看納粉、韓粉 ~
機子不是要買回家跪拜上香的!無須如此~

其實大多數的使用者只想找台面面俱到的好機子!
提出自己覺得可以更好或期待的地方~
所有的反面意見都很珍貴!!

能理解很多人對R5、R6期待很深!
但一部機身好幾萬、一套系統幾十萬...
雖帳面規格很漂亮! 但實際操控仍是問號...
上市前相信公司也不斷還在修正韌體與bug
就拭目以待吧!
scarred wrote:
有信仰的鐵粉是最危險的!
產品批不得、容不下一粒沙...
看看納粉、韓粉 ~
機子不是要買回家跪拜上香的!無須如此~

其實大多數的使用者只想找台面面俱到的好機子!
提出自己覺得可以更好或期待的地方~
所有的反面意見都很珍貴!!

能理解很多人對R5、R6期待很深!
但一部機身好幾萬、一套系統幾十萬...
雖帳面規格很漂亮! 但實際操控仍是問號...
上市前相信公司也不斷還在修正韌體與bug
就拭目以待吧!



>>有信仰的鐵粉是最危險的!
真的! 就像那些只看見 8K錄20分鐘可能會過熱
但卻沒看見 Canon EOS R5 僅一個 4K 60P 就可以把
Sony無反全幅全系列共11台踢爆的鐵粉
真 的 是 最 危 險 哪 !



>>機子不是要買回家跪拜上香的
有這種機子? 您是指Sony A99 II嗎?
不! 就算是全身都泡在流沙裡,A99 II 還是有一顆頭露在外面的
不准您這樣說它



>>雖帳面規格很漂亮! 但實際操控仍是問號...
是啊! 看到選單不但可觸控,還可以放大,真是嚇到我了!
真想試一試 觸控放大選單 的快感哪!
若您發現偶無回應就是我去山上拍照囉!
scarred wrote:...有信仰的鐵粉是最危險的...
你是在照鏡子看到你自己了嗎?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