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catt wrote:
我還蠻贊成老禪師的說法的...(恕刪)
我個人倒是覺得,老禪師的說法其實有點偏頗。
如果我們思考得深入一點,這些被稱為「素質差」的作品是從何產生的呢?在資訊、電子科技尚未如此先進的時代,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相片,不外乎是自己家裡的相簿、親朋好友的相簿,最多是再看一些報章雜誌、書籍上的相片。但是,現在網路發達了,你不但看得到親朋好友的相簿,連一大堆你一輩子都遇不到的人的相簿也能坐在家裡盡情欣賞,而這些相簿中,當然也有少數很優秀的作品,但大多數看到的內容當然都是普普通通啦... 可是當你看到這麼多素質不高的照片後,就能因此宣稱現在的攝影水準低落嗎?可別忘了,家庭相簿、個人相簿即使到了網路上,它們的本質依舊是不變的,它們的作者 99% 都是平常人,這些人只是喜歡分享照片而已,不會成為什麼攝影大師,也不想成為什麼攝影大師。
反而網路的發達,卻是值得我們慶幸的,因為它讓有志於攝影創作的人能夠擁有更方便的管道,透過網路與更多的同好交流、討論。而攝影器材的發達,使得普羅大眾更樂於認識攝影、學習攝影、親近攝影,而且對於提昇普羅大眾的攝影能力是有正面幫助的。這些硬體環境的改變,其實對於攝影的發展是有益的,大眾對攝影的需求更容易得到滿足,攝影工作者也能透過器材的進步而擁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但是,確實就和大學教育的問題一樣,硬體的環境起來了,但軟體的環境卻沒有改變,學校變多了,教育的觀念和內容卻在原地踏步。同樣的,攝影的問題不在於數位相機的泛濫,而是在缺乏易於吸收攝影資訊、攝影觀念的管道,缺乏優質的分享、討論的環境,以致於有興趣學習的人很多,但能學有所成的人卻不成比例。
ddcatt wrote:
只是樓主後頭又舉了L鏡當例子,
以及相機最好選某個等級以上之類的,
難免讓人覺得應該雞絲頭要往「昂貴」的去買,
我就比較不贊同。...(恕刪)
的確,我覺得怪醫大這篇文章最大的敗筆,就是只列出他自己負擔得起的好器材,卻沒有提到別人負擔得起的好器材...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