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Canon EOS R5 / R6 正式發表!最高八級防手震 / 8K Raw / 20fps / EV -6.5 對焦全部都給你!

scarred wrote:
我有A7r3 也有RP
看來你不知道獨立眼控鍵的好用

如果開放給使用者自定義,問題就解決了


RP有呀
發文自帶酸性體質的人還真多
mocca6361 wrote:


RP有呀


完全不同的東西
別樓討論過了!
Lucose wrote:
目前的晶片製程硬推 8K 是有點早了一點,後續需要微縮製程來解決許多問題,不然就是加入主動散熱裝置。


問題是Canon的晶圓廠製程落後太多
以前Canon的1/2.33的 cmos感測晶片還是買SONY的...

SONY的感測晶片 CMOS Image Sensor (CIS)底下的DSP是台積電代工的
拚製程微縮

不是C或S廠擅長的
能包給台積電就包

台積電私底下也會做CIS
不過不是要與客戶爭利
是為了IoT練功的...
健人就是腳勤
canon直出討喜不但不準確

sony直出中性但準確

看需求了

另外建議sony弄些假掰直出色調,偏紅拍人,偏藍假文青,還有底片色調之類

還有10K錄影(只能錄一分鐘也好)

還有一顆0.95光圈宣示技術用鏡頭(其實在現今也不是什麼技術了)

話說有這些需求的還真不會是多數吧
snow peak wrote:
其實這根本就是一個work around, thermal 解不過,又想把規格拉高吸引消費者佔領市場。用戶只要遇到一次他想再次啟動,但是卻只能眼睜睜的等待機子回復這種不好的經驗,就是對品牌有負面影響。


其實問題是相機廠自己的系統銷售量太小
銷售額沒有足夠能力攤研發

手機廠玩攝影部門都是幾千人在研發
對於相機廠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把系統換成Android based, CPU與GPU用ARM系統
研發費用就可以大幅降低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自己的利基產品
頂多開個ASIC
只是願不願意拉下這個臉而已
健人就是腳勤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其實問題是相機廠...(恕刪)


Sony就是同時有手機和相機生產線,手機也很一般而已。而且我覺得雙線作戰短期負擔更大,有可能會傷害到公司的收益。加上canon也從沒有做手機,現在加入並不一定能在手機的的戰場中生存到。
tommy712739 wrote:
Sony就是同時有手機和相機生產線,手機也很一般而已。而且我覺得雙線作戰短期負擔更大,有可能會傷害到公司的收益。加上canon也從沒有做手機,現在加入並不一定能在手機的的戰場中生存到。


別擔心! 看看Sony手機在2019年的表現,雙線作戰應該快結束了!

友站新聞:Sony 手機第三季出貨量出爐,外媒指僅是華為一天的銷量

接下來,就可以專注於被 無反全幅新手 狠甩好幾條街的相機了!
若您發現偶無回應就是我去山上拍照囉!
tommy712739 wrote:...canon也從沒有做手機,現在加入並不一定能在手機的的戰場中生存到...
真的是很奇怪,什麼都要扯手機,請問為什麼要”加入”手機的戰場!?自從陸廠加入流血搶市佔之後,這錢早就沒那麼好賺動不動就虧損了,獲利模式也天差地遠,幹嘛攪進來淌這渾水!?

手機只是方便(&有點心不甘情不願地)必帶,論”各方面”拍照需求它們只是提供基本的一部分而已,其他人體工學丶操控丶效率丶準確度丶實體光學以及多角度拍攝方面都只是吃灰的份,這拿什麼貴到笑死人的旗艦手機也一樣,所以我何必屈就自己去用樣樣不及格的手機拍照!?
Hermitissimo wrote:
真的是很奇怪,什麼都(恕刪)


手機的質素當然不能和相機比,但我認為手機能帶來的不只是普通的收益。

Sony能有如此領先的cmos就是靠手機巨大的產量消化和提供改進動力,他自己的手機基本只是存在艦隊,就是留在場上,保持技術敏感度。而這樣的技術支持又反應到相機的cmos上,造就了sony擁有最先進的cmos。

我的意思是說,手機是一個技術試驗田,很多新技術都能先在手機上先試而後放到相機上,cmos就是一個好例子。甚至於android 系統的應用,ai的應用等都能驗證。
tommy712739 wrote:...手機是一個技術試驗田,很多新技術都能先在手機上先試而後放到相機上,cmos就是一個好例子。甚至於android 系統的應用,ai的應用等都能驗證...
是嘛,我看很多是反過來的,而且大底的難度不是小指片大的小底隨便可以類比的!看看索尼自家的相機吧,別說什麼”新技術”,光是爛選單丶半殘觸控+爛螢幕這種老掉牙的低科技,還真看不出來受到了什麼手機的”影響”;Cmos市佔六成不等於一台好手機或好相機,難道其他零件與軟體都不”重要”!?生產零件與提供完整產品是兩回事;

另外什麼安卓什麼Ai,連小底DC都不見蛋了,扯什麼(準)專業機;日本人保守封閉怪不得別人,那個Casio自拍神器被炒作到儍眼的3萬多感覺年代也沒很久遠,但後來很快收攤的也是它;蔡司不是也搞了台”智慧“相機嘛,都這麼久了怎麼還不上市!?畢竟市場屬性與重點不同,專業工作者與高階用戶的需求主要還是著重好素材,不是別人半調子的加料與破壞性壓縮;之前另一棟樓要”討論”怎麼拯救M43...當FF無反低中高階鏡頭與機身選擇趨向完整,連變態防手震也有了以後...說實在的我M43同樣也用了很久,但廠商自己都不想辦法大幅改革救自己,只負責花大錢買產品的用戶能幹嘛?部分陸廠也加入了M43聯盟,但他們沒”包袱”會弄些有的沒的嘗試,天曉得將來誰的存活能力比較強;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