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我是裝備控] 走了一趟器材路,發現器材先決的確是正確的選擇

我覺得,什麼什麼先決,還是要看人

並不適用於任何人

朋友之中

新手入門,就有不同的想法

有手頭比較緊的,也有手頭比較寬裕的

同樣用入門機
手頭比較緊的那位,因為沒什麼辦法去想換鏡頭這事兒
所以做功課的時候,對觀念,技巧比較多些

手頭比較寬裕的,就會常看比較文章


一個是常常想,怎麼樣用現在的鏡頭,拍出想要的東西
拍不好的時候,怪自己

一個是常常想,換怎麼樣的鏡頭,才會拍的比較好
拍不好的時候,怪相機


而進步的速度,也是前者比較快


在我身邊的例子是這樣,我相信相反的例子也是有

我認為,這不適用於任何人



有些路,雖然辛苦,但還是得走

也許會花多一點冤妄錢

但這一定不是白花的,在當中,是會得到比較多東西的


就算這個經驗,是個錯誤的經驗


不同心態的新手,看到這篇,一定會有不同的想法

我說,這篇一定會讓某些人有錯誤的觀念

雖然可能100個人裡只有1個人


器材一定有差
可是真的想要有好的底子

一些路,我覺得還是走一走比較好
wliu大大,您好像剛好印證了怪醫大大的說法

借用您的說法,希望您不要介意。

同樣用入門機
----------------------------------------------------------
手頭比較緊的那位,因為沒什麼辦法去想換鏡頭這事兒
所以做功課的時候,對觀念,技巧比較多些

手頭比較寬裕的,就會常看比較文章


一個是常常想,怎麼樣用現在的鏡頭,拍出想要的東西
拍不好的時候,怪自己

一個是常常想,換怎麼樣的鏡頭,才會拍的比較好
拍不好的時候,怪相機
------------------------------------------------------------

第一位以他的經濟能力來說,他的器材已經到頂了,所以不會胡思亂想,專心攝影。
第二位以他的經濟能力來說,他的器材尚未到頂,所以會胡思亂想,覺得鏡頭有問題,而不會反省自身的技術。


以小弟個人來說,剛入手450D KIT雙鏡組,總覺得器材有問題,雖然有IS,但是所拍的照片並不是很利。看到板上大大的照片,就驚為天人幻想著只要我換鏡頭,我就可以...
直到有一天,讀了耀輝大大的文章後,直接跑去士林芝山站買了17-40L(最便宜的L鏡),才發現有問題的是自己。
所以小弟現在乖乖的使用17-40L+雙KIT+50 f1.8+100mm macro,專心學習不手振、構圖、光圈、快門等技巧。
只不過有時候,心裡還是會有小惡魔作怪
(都是01害了我)

ps. 我真的只是剛買機三個月的菜鳥,不要戰我,感恩感恩!
各位,基本上我覺得……

怪醫是對的。
看過本文後
使我獲益良多
好的器材真的粉重要
謝謝分享

能夠分清楚何謂「適當的器材」,
而不是單純地去買「昂貴」的器材,
雖有十萬二十萬的預算,
但其實兩三萬或更低,
已經足夠得到非常優秀的照片。
(特殊題材或嚴苛使用環境則不在此限)
省下的錢,
可以每隔兩三年升級一下機身都還有剩呢....

對新手而言,
買了一支焦段不合的L鏡,或是大光圈定焦鏡,
反不如先用一般大範圍變焦,熟悉熟悉各焦段的拍法。
老手玩了一圈之後感嘆器材很重要,
器材當然重要,
但對於初入門的人來說,
玩器材繳學費這個過程在我看來還是免不了....
這種東西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看了一串文下來,心得就是:
有錢就買好器材!
沒錢就練技術吧!

入門半年的我,就敗了4顆鏡頭
不過,4顆鏡頭中,只有一顆破一萬,還有2顆是KIT鏡

每當我看了別人拍的不錯的照片,知道人家是用何鏡頭拍時,也想要買
不過,看看自己的荷包;算了!還是先練好技術
敗家怪醫 wrote:
我自己的解釋是,即便是 Ken Rockwell,他還是非常重視硬體器材能夠帶來的便利與自由,這就是我們的器材先決的奧義。


+1

大菜刀一剁就可以砍開的雞腿, 用水果刀慢慢鋸當然也是可以.
許多人只看到購買器材直接花費的金錢, 卻沒看到機會成本.
老禪師 wrote:
記得我認識的一位攝影...(恕刪)


該不會是莊明景吧? (好奇中...)
Canon 1Dx, 16-35mm F2.8, 70-200mm F.28 II, Leica M7, 35mm F2

敗家怪醫 wrote:
我要說的是:

從好的器材出發絕對會讓你進步得更快,照得更好,如果你願意有能力投資的話,請從高級設備入手

謝謝怪醫分享的文章
看完後的確覺得有預算就升級到應該程度的器材
也看完所有人的回文...嗯 討論到最後火藥味都出來
小弟本身用DSLR還沒滿一年
因為不懂就只買壹台400D+S 18-200旅遊鏡 一鏡到底
常常也有拍不好的畫面 尤其是夜晚又要拍會高速移動的物體
常常感覺到是器材極限..就算換顆鏡皇也沒用機身跟不上
自己也有買攝影機雖然不常用但是夜晚錄影還真的比目前相機組還好用
好器材比較有機會拍出好的照片 廢話完了
5分送上 謝謝怪醫的理論 小弟覺得很受用
NelsonJeng wrote:
該不會是莊明景吧? ...(恕刪)

這位前輩行事很低調不便透露他的身份.不過不是莊明景先生.他的黑白經典品很多.台北美術館收藏他不少的作品.我不知道攝影經由數位相機時代的氾濫.以器材為導向的某些錯誤觀念.將來還會有多少作品會有典藏的價值.我在思考攝影已經逐漸步入台灣大學教育的後塵.快門標準低器材花費高作品素質差的時代已經來臨了.....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