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Canon EOS R5 / R6 正式發表!最高八級防手震 / 8K Raw / 20fps / EV -6.5 對焦全部都給你!

wjill wrote:
因為5R只有電子景觀(恕刪)


哈哈 我搞了烏龍 忘記R5只有即時顯示拍攝 端看吉姆大後續電量張數評測.
別讓貧窮限制你的想像
呵呵呵! 207F大大的截圖,確實是原廠官網的沒錯!
還好那些所家君傻傻不讀書
沒能用這點砲一下
等我解釋完 也不用砲了!

我是第一時間有看到,一開始也是
但因為我有用 EOS R,所以知道要正確解讀規格表

有趣的是 Canon EOS R5 規格表上列出的數據,
是用戶把設定調到 "較耗電" 的 EVF 平滑度優先時所能拍的張數,
而不是它在開啟節電時,滿電能拍攝的張數,這在廠商裡真的很少見!

平滑度優先
在官網的定義就是 EVF 更新率達到 119.8fps,
應該是為了 4K 120P 這功能新增強的!

高畫素 高更新率 下耗電是必然的,
如果拍攝平面照片為主的用戶,
大可將 EVF 設定到節電優先。

另外,順便幫我手上的 R 平反一下,
EOS R 官網上的拍攝張數僅370張,
也是因為官方用高更新率來計算。
若您發現偶無回應就是我去山上拍照囉!

4500万像素带低通滤镜
KaitoKid wrote:
這功能真的好用,甚至(恕刪)

其實搖桿是有需要性,R 的設計有兩個大盲點:
第一、使用直度手把的時候,右手姆指是不夠長去觸及 LCD ;
第二、當LCD 反起來的時候,右姆指更沒可能觸及 LCD
如果有搖桿控制焦點一定便利得多,所以這次 R5/R6 的直度手把便加上了搖桿
小葉叔叔 wrote:
CANON的強項不是擠牙膏
而是行銷



一個產品不好
在怎行銷也沒用
消費者精打細算身體很老實...
哪家好就買哪家
朋友問我買甚麼相機我都只推c家..
好歹是有自己光學技術專業相機廠
不是做家電的需去跟人合作貼牌來搞相機
從高階職業專用機到女生要自拍的機種齊全
.
至於很多人說是擠牙膏廠..
還是市佔率第一不是沒原因的
吉姆林 wrote:
Canon 跨入全幅(恕刪)


老實說目前2020年的當下,個人不介意 4K/120P 和 8K/30P 是透過 HDMI 外錄,比較想要的是 Full Sensor 4K/60P H.265 10bits 4:4:4 或是 RAW 穩穩的內錄 30 分鐘,然後單機身價格六萬台幣以下,這種規格跟價格會比較實用一點,看那一家比較佛心要推出這類的機身了

目前的晶片製程硬推 8K 是有點早了一點,後續需要微縮製程來解決許多問題,不然就是加入主動散熱裝置。
trdtinn123 wrote:
一個產品不好在怎行銷(恕刪)


我覺得C家是最懂的瞄準消費者
R,RP,R5、R6
其實彼此區分的消費者重疊少
YOUTUBE錄影選R6,電影多分鏡選R5,純體驗全幅拍照買RP,進階拍照買R
未必照顧到所有人但觸及的消費者是最多的,也有利於賣出高檔鏡頭與周邊
我想C會出到R5等級的錄影,周邊的配備應該也在設計規劃中了
相機如只專注賺拍照這塊,也許遲早會餓死
trdtinn123 wrote:



一個產品不好
...(恕刪)


S和p都是自70年代起便專精於廣播級攝影機及設備的製造,雖然光學工業資歷並不比c長,但也絕不短了,至少並不是半途出家的,更何況攝影機的技術水平比起相機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c今天都未做到一部電視台認可的專業攝影機,但也不能就此說其不專業吧。
wonly wrote:
只能靠軟體控溫機制了(恕刪)


其實這根本就是一個work around, thermal 解不過,又想把規格拉高吸引消費者佔領市場。用戶只要遇到一次他想再次啟動,但是卻只能眼睜睜的等待機子回復這種不好的經驗,就是對品牌有負面影響。想衝的人還是冷靜一下把錢留著等他的下一代或是等第一波白老鼠實驗完吧!忍住啊⋯⋯錢不好賺的。如果有錢的話,不如去買1D Mark III.
熱流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想不到佳能居然為了市場也要冒著風險發售。一般為了消費者和自己的招牌,會在量產前trade off這些影響熱當的功能的。看來真的被逼急了⋯⋯
marco.chen wrote:


R5/R6 一顆...(恕刪)


真的有用過連拍嗎?

同一cut開連拍,耗電量不會增加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