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Canon要被SONY追上了嗎?

文包 wrote:
A100可以當作是換...(恕刪)

感謝補充說明
我想sony目前來講,手上已經有食材了
就看sony做菜的功夫了
我是認為sony最大的問題不是在外面,而是在內部
以目前階段來講,sony可以說是發展的不錯
瞄準想從dc跳到DSLR的顧客策略也很成功


但是要長久發展下去
內部的整合是很重要的,其中一個指標就是看鏡頭的發展
機身部份因為蔡斯沒有關聯,美樂達已經被sony買下
所以可能問題比較沒有那麼大


但是在光學的發展上,和蔡斯之間要怎麼合作
大家遊戲要怎麼玩,會是一個關鍵
畢竟蔡斯是第三協力廠商
SE是sony和易立信合資的另外一家工司
所以sony和蔡斯之間的關係恐怕不能比照來看


而且以目前情況看來,sony需要蔡斯應該遠大於蔡斯需要sony
因此這個部份會是sony主要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我是很希望sony發展起來,真的能給C N一些壓力
這樣作為消費者才是幸福的

https://www.bagusintl.com/

zmarth wrote:

無法再同意你更多了. Sony也沒啥不好, 他讓其他家用戶有更多便宜可以撿. 只是這種搧風點火的文章在自己家裡自High就好了, 實在沒必要去po在別人家吧.


看看開版文、再看看開版者的兩次回文(6樓、10樓)
你真覺得開版者是S家粉絲跑來C家po自high文嗎?

有空也可以看一下開版者的發文紀錄

2008-04-16 09:34
可以po文說「最近想買DSLR...看來看去目前鎖定D80,A350,450D...」

2008-04-16 15:28
又可以po文說「小弟最進入手40D...沒買450D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手感...」

還有人覺得這是S家用戶在po自high文嗎?
frenkychung wrote:
呵呵~連ASML都被...(恕刪)


300mm F4 是入門鳥砲。

往下是:

300mm F2.8
400mm F5.6
400mm F4
400mm F2.8
500mm F4.5
500mm F4
600mm F4
800mm F5.6

大概要到400以後我們是稱為超長焦。

其實 600mm 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遠,真的要打鳥還是要靠偽裝跟耐心等候的。

目前也不是說焦段不足,而是選擇性比較不足。

像是 N 家就有 300mm F2.8 VR,可以搭配 1.4X = 420mm F4

還有 N 家鳥人神主牌: 1.7X 裝上去變成 510mm F5.6 (聽說這後面加掛kenko 1.4 還可以合焦)

C 家有 400mm F4 DO IS 作為最後一道手持輕鬆拍鳥的防線。

N 家還有一管 200 - 400mm F4 ,這管作為生態攝影也是非常方便好用!

Sigma 有替 CN 家做了三八砲,300-800mm F5.6 ,蹲帳的時候用很威。

這是長焦段裡面需要多年研發的一種"多樣性",目前來說確實 S 家是比較不足。


www.cycliving.com
sengir wrote:
那隻500mm 反射...(恕刪)


A....其實也沒有很方便,光圈掉很多下來 . . .

然後畫質也會掉下來 . . .

光是 C 家那個 DO 鏡就讓很多人不敢買了 . . .如果是打鳥的話,反射鏡是真的很少出現在砲陣地。
www.cycliving.com
請指教


其實小弟認為500反最大的優點在輕便機動
尤其是爬山登岳時你帶一隻400mm以上折射式的鏡頭肯定會重到想扔進山溝

但若帶的是500反則可以直接裝進相機袋中
若真的和稀奇的鳥種發生遭遇戰會相當好用
直接從帶子裡抽出來手持就可以打了
這種機動的感覺是長焦折射式鏡頭無法體會的

Sony切入DSLR對消費者總是好事
但是他最重要課題是
如何讓使用DSLR的中階客戶,高階客戶和玩家接受他
而不是初階客戶及入門客戶
(這個階層是打占有率和知名度,利潤呢)
這是他要超越C加和N家的關鍵

消費力哪一個階層的客戶最強
機身的利潤還是鏡頭的利潤好
機身的量大還是鏡頭的量大
機身的切入的門檻低還是鏡頭的門檻低
小鏡頭和大鏡頭差別在哪裡
塑膠鏡片和光學鏡片技術差在哪裡,
鏡片的研磨技術,成像的效果差在哪裡
熏膜的技術差在哪裡
鏡片的組成設計,屈光對焦
透光度....,
太多技術層次,不是無技術基礎者想切入就可以
很多也不是光用金錢可以克服
否則就像清大研磨出天文鏡片把滿月變成橢圓型

希望這些艱難的技術層面
Sony都可以克服
而光靠它本身的力量是不足的
一定聯合其他鏡頭廠
開發出更高階段的產品
(縢龍、sigma也是很難讓中階客戶,高階客戶玩家接受他)
中、高階鏡頭的光學技術當然難過機身的電子技術
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生產機身的廠家
而鏡頭廠家就是固定那幾家
已有70餘年的歷史的canon
和90餘年歷史的nikon
sony在相機這個區塊要如何趕上牠
相信路途還很遙遠
至於會不會成功
就不得而知


dilbertludan wrote:
把滿月變成橢圓型


不過說真的,月亮真是橢圓型。
很少有星體是完美的圓形.
蟑螂~~ wrote:
請指教其實小弟認為5...(恕刪)


多的是鳥人帶600砲上山啊。

可沒見過有哪個鳥人把600砲扔下山溝。

大雪山、鞍馬山、阿里山、合歡山,只要有鳥的地方就有鳥人,只要有鳥,再高我們都爬。

身上還是會掛一隻 300mm 小砲,就是機動搶拍用。

大大如果願意的話,拿這張的原圖,看看跟500mm 非反射鏡的畫質比較,就會知道為何許多人寧可重死也要把砲拖上山。

當然反射鏡的便利性是無敵的,這點不會有爭議。



附上普鳥一隻。
www.cycliving.com
dilbertludan wrote:
Sony切入DSLR對消費者總是好事
但是他最重要課題是
如何讓使用DSLR的中階客戶,高階客戶和玩家接受他

要時間
沒有一個廠是可以進入市場一開始就能搶光別家高階用戶的
sony再神也沒那麼神

dilbertludan wrote:
而不是初階客戶及入門客戶
(這個接階層是打占有率和知名度,利潤呢)
這是他要超越C加和N家的關鍵

不從初階入門這裡開始根本沒得玩啊
老實講
目前sony的商標,在攝影老玩家眼中,還是扣分的XD
70分的數位攝影商品,一貼上SONY的LOGO,可能就變成65分
沒看到上面還有人說公開拿S的DSLR出來會被笑嗎,現實就是這回事

這和SONY其他領域的產品形象,剛好是相反 (一台NB貼上SONY,價值翻三成)
所以他們只好從價格和入門族群從頭開始營造DSLR品牌形象,這條路很長很痛,但是說不定很值得

不過要講到超越名牌C或N
我覺得是想太多啦,SONY這DSLR品牌要是最終能獲得這群老屁股的認同,就已經很了不起囉
只要有一天能讓老屁股們推薦別人"CANON的XX、NIKON的OO、還有SONY的**也不錯"這種話
那就是莫大的成功了

我騎VENZO 2017,還好沒被人說過它是山寨車
Lanxlot5475 wrote:
身上還是會掛一隻 300mm 小砲,就是機動搶拍用。


這位大哥這張EV -1.3 硬拉快門到1/2000,
後置過頭感覺後面的散景都出現許多顆粒. 狀況不太好。
雜訊都出來..

SONY的企圖心是看得出來。鏡頭群也在陸續推出中。
用副廠鏡頭也不是壞事,副廠有幾支品質還不錯。C/P 很高。

有些公司走大眾市場,有些走專業小眾市場。大家市場區隔很不錯。

不然扛出phaseone來拍也不錯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