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lie wrote:就是差在nikon內...(恕刪) 沒有喔!nikon是除了旗艦機身都有內建對焦輔助燈,但這裡並沒有使用,使用的話您會看到有一道光投射在主體上!而且對焦速度不會那麼慢。不過,那台5d3感覺得不是遲滯,而是根本沒有合焦。另外可以看看Nikon's 3D tracking AF-C in low light,這個狀態也是無法用af輔助燈。
myclie wrote:說了不是內建,這也是我搞不懂的地方,做個紅外線在機身上有那麼難嗎?...(恕刪) 哈哈,這就和幹嘛老是把內閃給閹了是一樣的吧!Canon也許認為反正這麼暗,專業攝影師一定會上外閃,就省了內閃和對焦輔助燈,一方面省成本,另一方面還可變相逼人買外閃,真是會賺錢不過呢~這個測試我個人覺得還是有些問題點..1. 測試者宣稱沒有使用對焦輔助燈,但D7000對焦時後面那台相機的LCD有出現紅光,D7000的對焦輔助燈是紅色嗎?還是只是對焦屏的亮光?2. 就是Canon weak的地方了,測試者使用100L,但這顆鏡是屬於c組,也就是說它只能使用5D3 f/5.6的十字對焦點,這樣對焦能力是否還能達到-2Ev呢?查到了..不行..對焦亮度範圍: EV-2至18 (使用中央f/2.8自動對焦點、23℃/73℉、ISO 100)
yuanleex wrote:哈哈,這就和幹嘛老是...(恕刪) 個人所知道,原本過去是頂級機身傳統是沒有配置對焦輔助燈,對焦輔助燈是給中低階配置。但不曉的後來,dslr時候不曉得canon就拿掉這個功能,而一般消費型dc還有配置。因為就是原本 自拍/防紅眼那個指示燈,多加一個af輔助燈性能,他不一定是很完善,但就有時候就有總比沒有好!像是iso安全偏移這個選項,是1d3開始用,但後面只有1ds3 1d4與最近的5d3才有,其餘都拿掉這個功能,很多都是這種小地方可能就會不小使用便利與差異。所以只能說canon大策略沒有變,但是小策略確實有慢慢再妥協。個人相信爭取不一定馬上會實現,但不爭取是任天由命,所以像w兄這些心得不一定是每個用戶都覺得需要或著缺失,但是除非打算後面會出清或跳巢,否則鞭策廠商的聲音長遠來說還是比較好。